听到玉露香精四个字,众人一阵骚然,皆竖起了耳朵,静听着高明光怎么回答。明州土产,原本不过是绢、瓷之类,各地都有,也不出名。但这两年,打着东海名号的商品以明、泉二州为源头,在大宋一下热了起来,其中就以玉露香精最为出名。众人都曾听闻,在京中,上至天子、嫔妃,下至百官、豪商,都对这种号称洒上一滴,便可留香十日的香水疯狂追捧,价格已炒到一小瓶香精能换得等大黄金的地步。对这等奇珍异货,人人都想见识一下。
而蔡倬追问道:“收拢?怎么个收拢法?”
“洒家笑你!”那和尚满嘴关西腔,出口便是无礼,“你们这些京里的狗才,抬头只看到五十里大的天,全不知天下有多少豪杰。那赵二郎赵大当家乃是东海上第一条好汉,他一张口,便能聚起千条战船,数万儿郎;一跺脚,就能掀起一阵滔天巨浪。海外几百个大岛上,数十万人被他养着。哪个官儿不长眼,想虎口夺食,惹得赵大当家翻了面皮,举旗挥兵,把东南打得稀烂。看赵官家杀不杀那些挑事的官儿?!”
但蔡倬却眉头紧锁,现在刚过秋收,却依然有流民在道,等到过了年,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那还不知又会有多少流民。
突闻此事,高明光忍不住眼皮一跳,高明辉也面色微变,倒是丁涛不动神色,在桌下踢了两人一脚;高明光惊觉,暗嘲了一下自己的定力连小孩子也不如,转而笑道:“官家吃肉,小民喝汤,这也没什么。何况这些货色都是东海一家独有,若是市舶司给的价钱不合意,不卖便是,官府还能把他怎么着?”
高明光笑了笑,轻描淡写地说道:“两浙路上也就苏州……哦,现在是叫平江府,流民多些,其他地儿也还好。”他不想说得太严重,这蔡官人明显有着极深的背景,要是他把江南诸路的实情捅上去,换了批好官来,有些事可就不太妙了。
高明光不露口风,谦道:“也只是贩些明州土产杂货的小商号罢了!”
和尚得意道:“洒家说得没错罢!赵大当家可是一口吐沫一个钉,一言九鼎的人物,岂会诓骗于人。俺今次去台湾贺赵大当家的长子周岁,亲眼看到的。基隆堡外,几十个村寨,家家牛羊成群,粮食满仓,论起富庶,这天下,没一个地方比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