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宋帝国征服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五章 海上(上)(1/4)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实物吗?”赵瑜从枕头下掏出个铁片,丢个赵武,“这是出征前,刚找铁匠试做的样品,现在是铁的,不过真的颁发下去的时候,会改用金银铜,会尽量做得漂亮些。”

    “火炮的情况如何?”见赵武坐定,赵瑜劈头就问。方才见台风大起,他便派赵武去查探存放在舱中的火炮是否安全。此次出征时间太紧,衢山火炮作坊还没来得及造出新火炮,只能把样品搬上船。而且由于某种马林溪和邓肯都说不清的原因,同样的设计,同样的材料,所承载重量也相差不大,但前装滑膛炮的炮架总是一发炮便散架,而子母快炮却能安然无恙,连发多次都毫无损伤。所以这艘战船上的火炮,就只有一门。

    赵瑜摇头道:“一人计短,两人计长。光靠我一个人,怎么也不可能考虑周全。我建立参谋室,不光是让他们画些地图,做些战斗计划。同时还是为了取长补短,互相印证,帮助我战略决策。我没有诸葛之才,也不指望哪天能碰到个智如贾诩、郭嘉的谋士。军中方略,当然是要集思广益才是。”

    看着依然不情不愿的赵武,赵瑜最后说道:“就算灭了郑家,我不可能常驻湄屿,这守住泉州港口要隘的任务只能交予武兄弟你来做——他人我也放心不下。到时你一人领兵在福建,面对各方势力,该如何应对,现在心中就得有个底,总不能临到头来,再手忙脚乱。所以,你现在给我回去,把参谋室的这份文件认真读过几遍,写下心得,再来找我!”

    政和三年六月初五,甲寅。

    “今次是火炮头回上阵,半点出不得错,待会儿提醒他们再警醒点。”

    “胡说!前面你说得条理分明,现在只不过让你写下来,有什么难得?总得要练着!”赵瑜批了两句,又从公文中翻出一份,递给赵武,“还有这份,你看了后,也写过意见来。”

    赵武笑道:“二郎放心!他们十个人除了去船艉方便,吃住都留在火炮边。绝不会有事。”

    不过这场台风对他的船队威胁不大,反而加快了船队向南行进的速度。赵瑜估计着,以现在的船速,到了夜里,船队就能过了温州地界,抵达福建海域。确是帮了大忙。

    赵瑜点头,谢了几句。这老船工正是这艘船的船长,在海上跑了几十年,经历的台风怕不有几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