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太忧心。按时间算,武兄弟的船不会正面碰到台风,多半是为避风,在哪个港口停了下来,过几日肯定能回来。”
听见赵瑜提起赵武,赵文的脸色黯了:“二郎,都这么些天了,武弟会不会……”赵武七月末受了赵瑜的累,被赵瑾找借口剥了职司,踢回衢山。赵瑜当时见赵武怏怏不乐,便重新给了他一条船,让他装作海商,去南面福建路采办必要的物资。但一个多月过去了,赵武却没有回音,正好又有福建水军遭了台风的消息,不由得赵文不担心。
不过赵瑜倒不介意,反正是耍猴的玩意儿,是高是低对他来说都无所谓,就算封个王,到了海外,是能吃还是能用啊?不过赵琦却在意得很,他人若再唤他三郎,他便要生气,非得让人改口为象山伯。对于自家三弟这种没道理的虚荣心,赵瑜很是不喜,见他对赵文无礼,便皱起眉,道:“老三,你今天的功课还没做吧?你再不去做,晚上可就没饭吃了。”
赵橹称王,三子皆有封赏。赵瑾为世子,封越国公;赵瑜,被封蓬莱侯;而赵琦是为象山伯。虽然看起来老大、老二、老三按公、侯、伯排列下来,整齐得紧。不过象山是县,赵琦为县伯,而蓬莱却仅仅是乡,赵瑜不过是个乡侯。从唐以来,莫说是侯,就算是再下面的伯、子、男这三等,前面都得加县,如慈溪县伯、定海县子之类,到了侯,前面更得加个郡。现在赵瑜的封爵前加乡,不是封赏,却是在侮辱人。
“……大典结束后,还砍了一队宋军的脑袋来祭旗……”
赵琦一听,便苦起脸,也不敢多说,忙灰溜溜地走了。
赵瑜抢上前扶住他,责怪道:“不是说过不要再行礼吗?”
看着三弟缩头弓腰,两条短腿跑得飞快,仿佛有恶狼在后面追的样子,赵瑜摇头苦笑,“不成材的东西啊……”
赵文笑笑不说话,赵琦却在一边不高兴了:“不是二郎、三郎,是蓬莱侯!象山伯!”
赵文在旁劝道:“小孩子家嘛,却也难怪!”
“二郎!”赵文从门外传来的声音,把赵瑜从赵琦的口水中解脱出来。
“算了,不提他了……”赵瑜转而问道,“我交待的事,都安排好了吗?”
八月初,象山诸寨被官军偷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