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瑜瞳孔一缩,冷笑道:“明府,胡乱说话,老天不劈你,也会有人砍你的。你若想帮大哥害我,最好再换个理由,这说法没人会信。”
“提议是我,出战的也是我,但做决断的可不是我!”赵瑜嘴上兀自强辩,暗中却心念万转,‘他到底知道了多少?’
章渝却不急,他轻呷了口茶,方才慢悠悠的道:“二郎你今年不过十五,就算被招安,也进不了军中,只会被发遣回乡。而大当家和大郎却能被留下,大当家多半能当个巡检,而大郎不到二十五,则只能做个不入流的都头。不过,职位虽卑,好歹也算是吃了官粮。”
注1:全称是《元和国计簿》、《太和国计簿》,为唐时的经济统计资料,同时也包含了比较完备的会计制度和记账法。
不让赵瑜辩解,他一句快过一句,“天下人口亿万,哪个月不耗盐百万?岂会因为昌国多上几十顷盐田,就会让盐贩不去衢山买盐了。这少去四成的盐入,近万贯的钱钞,到底去哪儿呢,还用小人明说吗?”
“大约八千贯。”赵瑜也不讳言,直接把底亮了。
他把账簿放回几上,在封面上一下下地拍着,“所谓事有反常必为妖,就因为做得太漂亮了,反而显出假来。大郎同我说过,浪港寨起兵做反,是盐入减少。按帐中记载,去岁的确是比前年少了四成,如果只看账簿的确挑不出毛病。但偏巧去岁吾看着海上来来往往的私盐船眼热,使人从衢山偷师,学着在盐场中开了几片盐田,这私盐的买卖倒也知道一二。”
“二郎莫怒,二郎莫怒,却是小人说错了……”章渝连连摆手认错,但脸上却无丝毫歉意,他笑着:“不过,单看去岁寨里出兵攻打县城,二郎你从中出力良多,不由得不让人误会。”
见赵瑜说得坦诚,章渝点头笑道:“所以说,这一仗完全是二郎你推着打的。不过,为何二郎你坐地搂钱的买卖不干,偏偏要做造反这门断头生意,小人却一直想不明白。若说是要招安做官,小人本是决计不信的,小人原本猜来,二郎你百人夺城立下大功后,大郎为了一较高下,必定会出战争功,到时兵凶战危,免不了会有些意外……”
“没错,”赵瑜一口承认,“为了让爹爹同意出兵,我是做了些手脚。”既然老底都被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