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宋帝国征服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九章 衢山(上)(4/4)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号子,转动着绞盘,把三面帆蓬收起。舷侧的边橹探入水中,控制着船头方向。船速渐缓,对准栈桥中的空隙,慢慢开进。

    “一千五百人,三个月。”赵瑜看马林溪摇头难以置信,笑着解释,“这寨子本唤作倒头寨,立下已超过五十年。几十年来不停增建,方有如此规模。三年前,我浪港军火并三寨,其余二寨,须臾便破。唯有此寨,急切攻打不下。只得用二叔的计策,以五百人把住路口,再驱一千奴工在山脚修葺木栏,堵住寨中粮道,整整花了三个月,才把这倒头寨逼降。”

    所以经过商议,赵橹最终拍板决定把船场放到衢山。虽然还要费上数月,把木料、资材再转移过来,但至少船场和工匠们的安全可以得到保证。而且就算日后保不住昌国,只要老家还有船场在,也不至于鸡飞蛋打,卷土重来也容易许多。

    三年的开发,衢山岛上一派兴旺发达。西头寨堡、海港,东头良田、工坊,北边矿窑、南边盐场,棉粮盐酒,一应俱全。有岛上出产做后盾,浪港寨便一跃成为东海上一等一的大势力。

    新的船场关系到浪港寨未来的发展,其重要性自不待言。昌国本岛沿海适合建场的空地极多,舟山渡上的资材又不需费力转运,本是个好选择。但唯一的缺点就离大陆太近。海盗的舰船虽能勉强封锁海峡,但万一有个闪失,让官军乘隙上岛,放上一把火,那就真是欲哭无泪了。

    站在院子中,赵瑜对着正屋高声喊道:“娘娘(注1)可在,孩儿回来了!”

    那赵子曰上下打量了两眼,拱手漫道:“俺赵子曰见过马大工。”说完便转头领两人入寨。

    上得岛后,马林溪一惊再惊,但这主寨确是最让他吃惊。他瞪大眼睛,顾视赵瑜,“这寨子到底花了多少人工,恁地如此雄阔?”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