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宋帝国征服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三章 父兄(上)(1/5)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庆贺胜利的欢宴已经持续了近两个时辰,县衙大堂里热气蒸腾,四溢着烤肉和刚热好的黄酒所散发的香味。浪港寨的三位当家——赵橹、蔡禾、至善坐在上首畅叙离情,时不时发出一阵欢笑。

    赵文沉默着,突然叹了口气,“……不过是大郎要跟郑家结亲罢了,何必耿耿于怀。”

    赵文抬肘给了赵武一记,“找死啊,这话也能乱说。”

    跟擦身而过的巡城兵士打个招呼,赵文问道:“文兄弟,在你看来为什么郑九突然要跟我家结亲?”

    援军越走越近,可见到人人脸上带着喜气。一早被派去联络的陈五打头领路,紧跟其后,被一队健卒簇拥着的一人,正是浪港寨大当家赵橹。

    赵瑜却放低了持碗的手,摇头道:“我哪有什么功劳?若非兄弟们拼命,我早死在城头上了。这碗酒……应该敬给战死的兄弟!”手一翻,深色的酒浆泼洒在地面,立刻就渗了进去。他甩手把酒碗丢在桌上,不理脸色铁青的赵瑾,摇摇晃晃地站起身,向赵橹告个罪,便向门外走去。

    注2:郑九:北宋末、南宋初时的福建土豪,以海为生。绍兴时,其被收捉在官,其属郑庆、郑广虽‘本皆良民’,却因此‘下海做过’,横行莆、福间。《宋会要》有载。

    赵瑜头也没回,只当没听到。但赵武的话还是说到他心里去了。眼前这些没经过整训的海盗,一对一时绝不输人,乘风破浪也是一把好手,但一旦列阵野战,恐怕昌国巡检司的两百土兵也能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现下占了昌国,扩军备战已是必然。不过若还是这样的散兵游勇,就算招募了千人,也绝当不住明州城中区区一个指挥的宣翼禁军(注1)发力一击。

    注1:宣翼禁军:据《宋史兵志》,宣翼军共一百七十四指挥,分驻各路州。明州有一指挥。

    赵瑜同样紧挨着赵橹,与郑广隔着大厅相对而坐,在他身旁就是长兄赵瑾。这个刚满二十岁的青年全然不同于赵家人特有的圆脸矮个,身材颀长、剑眉星目,是个人见人夸的俊俏郎君。兄弟俩坐在同一条桌前,两人各喝各的酒,互不交言。偶尔的,出于礼节碰一下杯,总会不出意外地在对方眼里看到一丝掩不住的厌憎。

    “郑家来人提亲,他俩在后面陪着。很快就能赶上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