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宋帝国征服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章 夺城(下)(3/5)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香火。

    许久。

    这座楼,是县城内最高的建筑。占据了这座制高点,县城内的所有动静都能尽收眼底。现在赵瑜、陈五等头领就站在最顶层,仔细观察着西面不远处县衙内的情形。

    反观赵瑜,身为庶子,虽然他仗着先天性的优势,控制了浪港寨的财权,但毕竟枪杆子里出政权,手上没兵,什么都是白饶。由于年纪幼小,他之前只有两次在赵橹的指挥下参加海战的经历,在海盗们的心中算不得什么。为了获取兵权,顺便拉拢人心,赵瑜才在半年前策划了这次偷袭行动,并想尽办法让赵橹点头同意他亲自带队。而奇袭队伍中都是浪港军内的精锐,一旦能获取其中一部分人的信任,再加上手上的财权,赵瑜自然也有了跟赵瑾分庭抗礼的实力。

    刚绕过大堂,赵瑜突然定住。众人也一齐收步,往前看去。

    “原来如此!”赵武突然一拍大腿,叫道:“俺说怎么觉得那么熟呢!”

    把老兵的尸首拖走,赵武带了几个喽罗率先冲进去。几人转到大门之后,卸了门闩,搬开堵门石,就把大门打开。众人遂一拥而入。

    四进的县衙大半都在黑暗中,只有几盏灯笼在闪烁。唯有最后一进,也就是知县章渝所起居的院子还灯火通明。海上的汉子视力多半极佳,如鹰隼般锐利,都能清楚地看清院中的活动。远远的望去,那院子中气息平静,也没有一个人在慌乱的跑动,看起来里面的人还没有察觉到异样。

    至于‘三年谋划’云云,倒是赵瑜吹出来的,当初他帮至善到观音庙中出家养老时,只是有了一点构想,真正定计还是半年前。不过要是能给自己的形象加点分,赵瑜并不介意扯些无伤大雅的谎。而赵武的比喻,虽然不伦不类,但接得也恰到好处,使得赵瑜更被看重几分。却不知赵武是真的有感而发,还是突然变聪明了。

    “来了!”赵武指着西北面高声叫道。几点火光排成一线整齐的从观音庙的位置鱼贯而出,向着县衙最北端奔去,那里即是后门。

    注4:明府:“明府君”的略称。汉人用为对太守的尊称。《汉书·龚遂传》:“明府且止,愿有所白。”《后汉书·张湛传》:“明府位尊德重,不宜自轻。”唐李贤注云:“郡守所居曰府,府者尊重之称。”唐以后多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