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知此朝应当如何入仕,科考都考些什么内容”宇文瑞一脸板正地问他的新婚妻子
“曾听人言本朝科举万分不易,考试者需先在本地解试,即地方之试也。先由各县遴选士子,审其资格,保送至州。州之知州复加复核,而后举行州级文化考试,择优录取。若士子考试合格,则由州、转运司或太学按解额解送礼部,以备省试。省试者,全国之试也,由尚书省礼部主持。礼部查验解试合格人员名单,审核考生资格,然后组织考试。此试内容,或经史、或时务策论,侧重儒经之默诵、理解,及礼法、专史、律令之掌握。士子经过省试,尚须再经殿试,方为真正登科。殿试者,省试之复试也。皇帝亲临,主持此试,选拔真才实学之士。试后,皇帝亲自主持唱名仪式,合格者按成绩高低授本科及第、出身、同出身,前三名称为状元、榜眼、探花。自此,士子无需再经吏部考试,直接授官,成为天子门生。至于考试之制,朝廷严防徇私舞弊。应考人须半夜起身,自备干粮,天亮前至考场。每人独居一小室,完成试卷。试卷须重抄一份,隐去原考生姓名,交考官审阅。考官须与外界隔绝,直至批阅完毕,试卷呈于皇帝”陈氏将本朝科举详尽说了一通,宇文瑞听得云里雾里,顿觉古人入仕之不易
“行,你家中可有四书五经,待我熟读成诵,定要搏个功名,把这乱世好好整治整治”
“相公,你十多年都未曾沾染笔墨,怎比得上他人呐,我们相夫教子,能在这乱世安稳过活我已知足,你无需如此”陈氏误以为相公是自以为家穷没能给她优渥的婚姻生活故而求仕来给自己提升生活品质
“你胡说什么,要不是这朝廷的狗屁诏令,我才不会结婚”说着把妻子的手扒开
“你我过门时,没要你们家半分彩礼,你怎这般无情”陈氏说着眼泪也不争气地滴落在床榻上
“我没空管你,你去,把你家有的书拿来我考取功名后不会忘了你今日借读之恩”
“罢罢罢,你既不认我,那你写一纸休书,把我休了去,否则我便不给你书”陈氏傲娇地环起手臂
“你先把书给我,万一哪天征兵的又来了,我如何是好”宇文瑞也有些怯懦,他虽然想救国于危难,但在这文官当朝的时代,他可不想去前线当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