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伊拉克风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五章 鹤蚌相争(3/5)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的期待着刘明的回音。刘明看了看,不由的既好笑又吃惊,法国人的合同竟然高达300多亿美元,甚至连商业核反应堆和巨型油轮造船厂都列在其中。刘明笑了笑,将核反应堆的合同拿了出来,剩下的一股脑压低20的价格,通过某个渠道交给了姗姗来迟的美国代表团。

    刘明开始了与法国方面的会谈,但他发现,尽管这些跨国公司与伊拉克合作之心非常诚恳,但在具体的细节上不乏狡黠的小动作,很多技术性的内容他们都定的莫测高深,让刘明摸不着底,而伊拉克方面的谈判人员专业水平不高,对此无可奈何。刘明很有钱,但这不代表他愿意做冤大头,后世印度被俄国老毛子再三忽悠的事足以让人警惕,因此刘明对这些技术问题头疼不已。

    “你是说……”刘明脑中灵光一闪,眼睛一亮:“鹤蚌相争,渔翁得利?”

    杰弗里·沃士伯从后面走近刘明,站在他的身边,微微笑了笑说道:“您筹划的事情怎么样了?看来一切进展的很顺利啊!”

    德国方面对刘明的工业引进计划非常感兴趣,做出了迅速反应,克劳斯·玛菲公司与大名鼎鼎的莱茵金属公司一起组建了一个克劳斯·莱茵中东工业联合体(clif),主要目的就是争取与伊拉克的工业合作。

    “我们的确没有什么精通钢铁冶炼、化工和机械生产的专门人才,但这个世界很大,拥有这种人才的公司有的是,我们只需要借助一下他们力量不就可以了吗?”杰弗里·沃士伯不紧不慢的说着。

    “给我把法国佬合同中的漏洞都找出来!”美国波音公司总裁的怒吼立刻成为美国代表团的心声。一时间,电话飞跃大地和海洋,世界第一流的冶金、机械和电子专家以及律师开始寻找法国人合同中的技术陷阱和法律漏洞,同时美国企业开始积极的磋商,讨论联合降价的可能性。

    唯一例外的是达索航空的萨科齐,他见过刘明,知道刘明决不是个任人糊弄的角色,而是相反精明的可怕。因此他老老实实的按照刘明与达索先前的协议,填好了购物清单。但有人问起萨科齐的合同时,萨科齐回答这是商业秘密,同时奉劝这些企业代表要为客户着想,不要做影响自己公司商业声誉的事。这句话迅速在法国代表团中成为了笑谈,被成为“萨科齐的仁慈”。萨科齐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