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伊拉克风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六章 选择(1/4)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第二个选择是放下一切,立刻回国。但这样会马上面临残酷的巴士拉保卫战。生死存亡,在此一战!如果这一仗打败了,那么自己先前的一切胜利和政治声望都会全部失去。因为一个丢失全国第二大城市巴士拉的将军是不会受人欢迎的。

    应该如何抉择呢?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

    当面对国家与民族为难的时候,个人的利益又算的了什么呢?一个时时为自己的私欲而放弃国家利益的人,又有什么资格领导伊拉克走向强大而光明的未来呢?刘明握紧了拳头,想到了历史上那个国家破碎、民不聊生的伊拉克。

    刘明重复了一遍最后一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他突然笑了,他在心中对自己说:“我是一名伊拉克军人,我的名字是库赛·阿卜杜拉·本·侯塞因!”

    当刘明赶回多特蒙德时,萨达姆·侯塞因的命令已经发到了他的手中。此时,他面临着选择,第一个选择是继续留在欧洲,直到萨达姆开出令他心动的条件,比如确立他继承人的地位,给他在复兴党内足够高的职位……然后再回国收拾乱局,那时萨达姆在前线战事的失利下必然声望下跌,正是自己趁乱崛起的好机会。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司马迁说过: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他想起了自己前生的那个伟大的民族中流传的面对这样情况时的感言:

    如果我是真正的伊拉克军人,我会怎么做呢?刘明问着自己。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为了让乌代停止这种致命地清洗活动,易卜拉欣邀请乌代共进晚餐,想在这个比较私人的场合中劝劝乌代。但乌代的表现却让他非常失望,乌代除了对身穿军服的女勤务兵感兴趣外,对易卜拉欣的话不置可否,甚至非常无礼的打断易卜拉欣的话去挑逗女勤务兵。

    易卜拉欣终于按奈不住,开始敲打乌代,而乌代自然不甘示弱,双方发生了口角。易卜拉欣认为自己作为乌代的叔叔,同时也是南方军区的最高指挥官,有义务也有资格教训一下乌代,让他收敛收敛自己的行为。但乌代却始终认为南方军区是库赛反对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