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伊拉克风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四章 建设(1/4)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

    所以这个系统虽然简单,但毕竟是开创性的。如果伊拉克军队能顺利的完成改装,那么战斗力和各兵种的协调能力将大大增强,至少在中东地区将是首屈一指的。

    思考良久,刘明决定从军队信息化入手,以改善伊拉克军队的信息化水平为突破口。不久前,他安排了伊拉克军事考察团对法国陆军基地的考察工作,但伊拉克军官们的反应实在让他沮丧不已。这些人的头脑中依然被老式的苏式坦克作战思想所左右,对现代化的通信、指挥和电子战系统毫不感兴趣。

    在刘明的计划中,这条实验性质的lk4a数据链系统就象一条线,将伊拉克各支部队串联到一起。有了这条线作为基础,他可以将特种部队、幻影2000战斗机以及战术导弹、防空导弹、坦克和各种新型武器装备整合进去,然后由线及面,初步形成一支半现代化的指挥高效、耳聪目明的军事力量。

    当有记者问道美国政府对以色列在此次事件中扮演的角色如何看待时,发言人表示无可奉告。当又有记者问及美国将如何处理阿拉伯国家在联合国提出的对以色列进行谴责的提案时,发言人表示将根据美国人民的利益做出合理的选择。在第二天的联合国大会中,美国驻联合国代表行使否决权,否决了旨在谴责以色列的提案。

    但美国国内舆论却并未善罢甘休,美国《时代》杂志驻贝鲁特记者罗伯特·索罗描述了他进入难民营时看到的景象,“那里只有哭泣和尸体,成堆罗列的女人、孩子和男人的尸体。黎巴嫩民兵用以色列的推土机将这些尸体挪来挪去。”

    但这毕竟是信息化的第一步,刘明设想,利用这种简易的数据链,伊拉克的特种部队以及侦察飞机传回的情报可以第一时间传送给指挥部,然后指挥部将情报立刻发给前线的作战单位,指挥部队作出反应。同时这个系统一旦建立起来,伊拉克的空军和陆军就可以立刻实现信息的互联,空军可以随时支援地面部队进行作战,大大提高了效率。

    一向以民主与人权斗士自居的西方媒体也忍无可忍,口径一致的开始谴责这种残酷而令人发指的暴行。北欧的数个人权组织组织了声势浩大的游行,到以色列和美国使馆前示威。而比利时布鲁塞尔的一家法庭更是以反人类罪对以色列国防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