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美国的气氛似乎都在这个夜晚凝固了。威胁那些美国人质,那个美国孩子生命的竟然是以色列军队的炮火——我们的盟友,以色列啊!
泰利·文森特一笑:“hi!你好!我叫泰利·文森特!”
迈克尔:“泰利,你是什么时候失去自由的?”
这时以色列军队的炮击开始了,隆隆的炮声中,镜头开始摇晃起来,楼顶上的泥土也开始簌簌下落。所有观众都为录象中的两人的安危担心起来。
他——迈克尔·理查德森,这个出生于堪萨斯州的莱文沃思乡下,父母都是农民的孩子;这个从小就梦想着有一天能够和库尔特·肖尔克以及罗伯特·卡帕一样站在历史的潮头,用自己的新闻塑造历史的堪萨斯年轻人。今天终于站在了全世界目光的注视的地方,站在了属于自己的舞台之上。
1982年6月22日上午9时14分,以色列空军飞行员利比尔·霍纳上尉驾驶f-16a战机飞临贝鲁特上空,开始为地面部队提供空中支援。他的飞机上除了两枚ai-9“响尾蛇”空空格斗导弹之外,还挂载着两枚美制gbu-17/b型炸弹。这种炸弹是宝石路2型激光制导炸弹的一种,专门用来破坏坚固目标。地面引导员给利比尔·霍纳的任务就是使用它摧毁贝里斯坦街后面的一栋有狙击手的大楼。
泰利笑了,对着镜头做了个“v”字手势:“是的,我认为我们的总统一定会把我们救出去的!毕竟我们是美国人!上帝保佑美国!”
迈克尔:“泰利,我们的采访看来要结束了!最后,你想通过镜头,对自己的家人说些什么吗?”
※※※※
“如果你拍的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的不够近。”
“好吧!永远揭示真相,永远采取人道和道德立场!”迈克尔·理查德森的头脑中回荡着著名战地记者弗雷德里克·维利尔斯的名言,他握紧了手中的话筒。
远处又有一枚炮弹落下,巨大的爆炸和远方的贝鲁特西区构成震撼而富有张力的背景。面对着摄像机镜头,迈克尔·理查德森抬起头,用清晰而深沉地语调说:“各位观众,这里是贝鲁特西区!我是迈克尔·理查德森……”
全美国的观众屏住了呼吸,看着那个屏幕上目光坚定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