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伊拉克风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五章 雨燕(2/4)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了。于是他大声回答道:“有4辆坦克,7辆装甲车和115名士兵,不过在这附近还有大概1000人活动,我们可以收拢他们!”

    刘明的心沉了下去,想到巴赫尔师长和自己昔日的战友,他心急如焚。但他已经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强压下心中的焦虑,他平静的问道:“你手中有多少人员装备,能联络到多少人?”

    刘明并不知道,他的突袭行动让整个伊朗第4装甲师等装甲部队陷入了崩溃的边缘,为了将这支精锐拯救出来,原本在霍拉姆沙赫尔方向待命的伊朗部队提前发动了进攻,想从那里打开一个缺口,将这支部队接应出去。在伊朗领导层看来,拯救自己的精锐比搜索若干渗入伊朗境内的小股敌人重要的多,而且伊拉克的突击队恐怕早就在突袭行动中和基地同归于尽了。所以刘明这支小队伍的撤退才异常的平静。

    原来苏联的选择很多,倒也并不需要迫切拉拢萨达姆。但现在世界局势变了,阿富汗战争已经严重的拖住了苏联的脚步。亚佐夫知道,1971年苏联支持印度对巴基斯坦宣战并肢解巴基斯坦的那场胜利使得苏联在中东地区的战略态势上取得了极为有利的局面,只要再控制阿富汗,那么从北到南苏联挺进印度洋的两大支柱(印度、阿富汗)将建立起来,红色帝国将进一步扩张到中东和印度洋沿岸。所以占领阿富汗的巨大优势让包括他在内的所有苏联领导人迷住了眼睛。

    终于车队越过了两伊边境,进入了伊拉克境内,当跨过国境线时,车队的士兵们发出了一阵轻微的欢呼,他们终于凯旋而归,重新踏上了伊拉克的土地。刘明见状微笑了一下,但很快又严肃起来,他要认真的考虑一下下一步的行动。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刀光剑影是避免不了的,但——这就不是克格勃的考虑范围了,他们只负责杀人,不负责葬礼……

    苏联国防部和克格勃经过了认真的研究,得出了一个结论,利诱和控制萨达姆基本是不可能的,但控制萨达姆身边的人或他的接替者则具有很大成功性。比如——萨达姆的两个儿子!

    ……

    两伊战争的局势在苏联总参谋部的眼里已经很清楚了,伊拉克极有可能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而打败伊朗的伊拉克将成为中东地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这将给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