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闯的是防卫森严的龙潭虎穴,但车队中的每个士兵都信心十足,斗志昂扬。由于一次性俘虏了大量的伊朗军人,因此整个车队的200余名伊拉克士兵全部穿上了伊朗军服,只是在胳膊上扎了一条白色的手巾作为标志。
越过边境40多公里以后,开始遇到大量的关卡,不断地查验车队的证件,并在记事本记下车队指挥官的姓名和通过时间。这些值勤的伊朗士兵士兵头戴美式钢盔,钢盔上包着迷彩布,手持的是美制16式自动步枪,腰系帆布武装带,腰右侧挂子弹袋,穿黑色高腰皮靴,两腿叉开,呈警戒姿势。只见这时的公路上,涂着迷彩的兰德罗瓦军用吉普不时飞驰而过。每个哨卡旁的公路两侧都停着棕灰色的皮兰哈式轻型轮式装甲车,车身下半截都埋在挖好的掩体里,一群群士兵站在车前检查着来往的车辆。乌尔德用流利的伊朗语与哨兵们交谈并利用车队紧急通行的证件顺利通关。
“真主在上,不管多长时间,不管付出什么代价,我们要守在这里,直到援军抵达,你听明白了吗?”巴赫尔眼神凌厉的看着奥姆克,严肃的说。
继续向前开进了10公里后,可以看到公路旁远处庞大的无线电阵地,天线塔密如蛛网。远处山丘上有固定式和车载移动式雷达,雷达天线飞速旋转,附近是大片的一群群草绿色的拱型掩体,估计是霍克防空导弹发射器和防空高炮阵地。这里就是此行的目的地——卡拉鲁兹补给基地。
车队继续前行,路过一个十字路口后,路上的车辆多了起来,一辆辆载重40吨的巨型油罐车迎面驶来。这些奔驰、沃尔沃和曼牌载重车轮胎边缘压得凸起,钢板弹簧紧绷,显然是重车。每一辆车上都挂着伊朗军队的旗帜,排成一行长长的队列,队列的尾端是两辆美制48型坦克,显然这支车队是为前线的伊朗装甲部队补充油料的。这让刘明刚才面对伊朗儿童时的歉疚之情顿时消失的一干二净。
“是!长官!真主的名义发誓,我将战斗到最后一息!”奥姆克低下了头,声音低沉的说道。巴赫尔没有再说话,他只是伸手用力的拍了拍奥姆克的肩膀,就走出了指挥所向另一个山丘上的阵地走去。
咻——空中传来一道尖利的呼啸声,阿扎尼少尉猛的扑了过去,将巴赫尔师长按倒在地,一发炮弹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