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伊拉克风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章 萨达姆(2/4)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发挥的淋漓尽致。听说这条高速公路是花费重金由西方著名建筑企业建造的,战时全部可以用来起降喷气式战斗机,这样的公路即使是在21世纪的中国恐怕也没几条吧?刘明边张望边暗中惊叹着。

    公元1981年1月,美国与伊朗达成阿尔及尔协议,美国在付出了军事和政治的双重代价后,解决了持续14个月的美伊人质事件。

    随着视野中建筑越来越多,巴格达——这座古老而伟大的城市,终于在刘明的眼中展现出她的风采。巴格达是伊拉克首都,也是巴格达省省会,它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中部,跨底格里斯河两岸,距幼发拉底河仅30多公里,面积860平方公里,人口530万,是伊拉克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她是阿拉伯古典文学名著《天方夜谭》的故乡,是古老的两河文明的发祥地,也是阿拉伯世界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与开罗和科尔多瓦并称为伊斯兰世界的三大文化古城。

    正对自己的方向坐着三个军人,全都头戴绿色贝蕾帽,身穿复兴党的军服。最右边的是一个身穿中将军服的中年人,眼光奇特的看着他,他就是国防部长阿德南·海拉拉,也是库赛的生母萨吉达·海拉拉的兄弟。中间的是一个40岁左右的少将,一派精悍的样子,那是萨达姆在军队中的铁杆支持者萨阿迪·图马·阿巴斯。最左边的是一个年龄很大的老将军,也是中将军衔,瞟了库赛一眼就低下了头,他是军队中的老字辈——哈兹拉吉中将,现在担任伊军总参谋长的职务,曾追随哈桑·贝克尔参加过推翻卡塞姆政府的1963年革命。

    刘明看到了街边琳琅满目、物资丰盈的店铺和行驶在大街上川流不息的小汽车,这是一个多么生气勃勃的国家啊!他心中不禁感叹着,据说在1981年伊拉克的人均gdp已经达到3000美元,这里可谓是文化悠久,经济发达啊!如果不是亲眼见到,他根本无法相信这就是后来那个遍布断瓦残垣,人民悲伤痛苦的伊拉克。想到自己从电脑上看到的那些血腥场面,刘明的心情沉了下来,他眺望着路边的卡兹米耶大清真寺,不禁默默向着上苍的神灵发问:你到底为什么让我来到这里?

    公元1981年5月,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在梵蒂冈圣彼得广场遇刺。

    奔驰车从跨过底格里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