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现在稳定压倒一切,务必安静!
朝臣们胆战心惊,但是大宋的老百姓们却觉得优越感飙升。
大宋的国际地位妥妥地在拔高,辽国如今到处都是反叛,眼看那个国家就陷入衰弊。
高丽绝贡辽国,专心做起了中华小舔狗。这“绝贡”两个字啊,让百姓们倍感舒适,对高丽好感也大增。
而大理那边玩的一出“禅让”,却让老百姓们心里有些吃苍蝇的感觉。
听过说书看过戏的老百姓,如今都有了点基本的政治常识,知道王莽这类白脸大奸臣,都玩过这一套。
不过大理的事情妙就妙在老皇爷出家当和尚似乎当得很稳当,只能说……佛法无边了。
这些边角和大宋的关系也不算大,老百姓平日也就是闲聊嘴炮而已,倒是国内的时政要闻更让人关心。
按照故事,今年太原地震,漳河闹水,应当是地方官员德政不修之故。
但是老百姓们实在是太偏心了,将太原地震攀扯到了章惇新任河东路转运使,将漳河闹水归根于邢恕新知磁州上边去了。
这幸好是有咱们司徒在河北镇着,要不然啊,啧啧啧……还不知道这灾要闹成啥样呢,可能决的就不是漳河了!
最可怜邢恕,人都还没有过淮河,却将河北的锅都背上了。
气得生了一场大病。
邢居在徐州上表,请求父亲在自己任所先养病,待病好之后,再从朝廷恩命。
老百姓对邢居还是很认可的,邢居治新州,清廉自守,百姓皆得安养生利,虽然没有漏勺治广州那般魔幻,但是离任的时候也是得到当地士民攀辕哭泣,一路送到州界的。
而且邢居诗词文章都是上乘,士林里风议也非常好。
邢居对自己父亲和祖母也非常孝顺,以他的政绩,蒋之奇、漏勺、刘挚都先后向朝廷举荐。
朝廷两次任命邢居为广南东路提点刑狱,都被邢居拒绝,理由就是要照顾自己被安置在新州的父亲。
歹竹出了根棒棒笋,于是老百姓决定,看在邢郎君的面子上,原谅他那个背霉的爹好了。
不过待到漳河发水,棒棒笋也没用了,老百姓们偏心苏油,又将邢恕拉出来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