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爱与和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4章 第34章(2/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于是,她开始准备考研。

    知道保研失利后,潘逸阳首先联系了之前沟通好的导师,导师是给潘逸阳上偏微分课程的老师。从上这门课的第一节课开始,潘逸阳便十分喜欢她。虽然看似比较严厉,但认真接触下来会发现她是一个很耐心且负责的老师,有时也会意外地可爱。

    听闻她的消息后,导师觉得十分可惜,但是依旧对潘逸阳做出了承诺:只要潘逸阳考研过线,她依旧非常乐意做她的导师。

    对此,潘逸阳觉得很感动。

    紧接着,潘逸阳就正式地进入了艰辛的备考生活。

    周致其自在网上填写完保研信息后便开始广撒网找实习。

    因为恰逢秋招,所以她有许多对口且感兴趣的实习可以投,例如新闻社,出版社,文化局等等……大约过了一周左右,投出的简历也纷纷收到了回复。

    于是,周致其便开始了面试一轮又一轮的面试。

    最终,她敲定了一家她还蛮喜欢的本地出版社,担任一名实习编辑。

    在周致其投简历时,她便有搜索该出版社曾经出过的作品,其中不少都是她还蛮喜欢的。因此收到面试结果时,她还是开心了好一阵。

    即便实习生只是廉价劳动力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机会可贵也是一个很客观的事实。

    因此,她依旧对她即将到来的,历时三个月的全新实习生活充满了期待。

    在正式入职之前,周致其主动联系了秦亦临说要一起吃个饭。

    秦亦临很快便回复到:“好。”

    周致其在生活中的每一次跌宕起伏,都在重塑她的思想。在新思想的引导下,她再做出新的选择,一次又一次。其中不乏有挣扎和痛苦的时候,但她始终坚持着自我剖析,通过生活去逐渐认识自己,不论好坏。

    经过将近三年的尝试,她终于还是固执地选择了这一条路。

    选择导师时,周致其便联系了城大的学姐寻求建议。知晓她最终的选择后,学姐却让周致其想清楚,因为现如今国内编剧的生存环境其实并不友好。

    在影视剧制作方面,编剧虽是主创团队,但终究是乙方,实际上服务的群体根本不是普罗大众,而是出资以及出技术的制片人,导演甚至是演员。在绝大多数作品制作的过程中,他们的话语权基本上可以说是没有,甚至有些联合编剧连上名的权力都没有。但偏偏几乎每次作品一出来,一旦不符合观众的取向时,第一个遭批评的往往就是编剧。

    这还是你有工作时候的担忧和顾虑,如果实在是不走运,写出的剧本一直没能被资本家赏识,就真的可谓是没有未来了。

    每一个做编剧的人心里都藏着许多故事,都蕴含着他对这个世界的见解,都有想要倾诉给世界听的迫切愿望。在这一点上,编剧和作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主要的差异便是作品输出的介质不同,毕竟剧本的设计本就不是为了让一般老百姓看的。

    文字是瑰宝,它美丽,奇妙,动人,连接了时间与人,让世间万物生生不息。

    周致其深深地爱着这个世界,所以哪怕再艰难,在有限的生命中,她依旧想试试。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