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爱与和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章 第18章(2/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更新。

    推开玻璃门的周晴下意识地拐到了咖啡店的另一侧,那是一个架空层。

    白天架空层里没有开灯,因此整个空间看起来十分昏暗。架空层外有序地摆放着教职工们的自行车而架空层离则是停放着各式各样的小汽车。

    虽然味道没有很好闻,但是周晴躲在那里不用晒太阳。

    那时候的秦亦临已经开上车了。

    秦母本就毕业于城大,也在央城认识了秦父。秦母是家中唯一一个孩子,因不舍父母下了狠心,无论如何,毕业后都会回益城工作。

    因此,即使在央城相处时两人对对方都有明确的好感,但因为异地生活这个矛盾始终没有办法捅破最后一层膜。

    最终秦父选择了爱情,决定跟秦母去益城,然后结婚养育了秦亦临。从始至终,秦爷爷和秦奶奶都没有干涉过秦父的选择。

    得知秦亦临小学开始便会在央城读,秦爷爷便自作主张陆陆续续给秦亦临配了一些资产。早在秦亦临上高中时,秦爷爷甚至托关系提前给秦亦临买了一套市中心的全新房,想着若是未来秦亦临在央城发展的话,住宿也方便。

    若是不在央城发展的话,秦母家人来时想在外住宿也方便。

    当时秦亦临刚把车停好,便收到了冯诺如的电话。

    接通电话后,冯诺如便开始小心翼翼地跟秦亦临问起项目的情况,最终才问出了核心问题:高子奕能不能加进项目里来。

    高子奕是冯诺如的男朋友,同时也是他们班的班长。秦亦临从来不关心班里的八卦,宿舍里也不怎么讲这些,自然不知道他俩是什么时候在一起的。

    只是秦亦临并不欣赏高子奕的做事风格。

    秦亦临回校那一天原本是没课的,但是那时候刚好是学校科研项目立项工作的后期。他当时约好了学院的老师在他们组最终确定的科研立项开题报告中签名盖章。所以说高子奕那通电话打得非常及时,仿佛跟算计好了一样,丝毫不打算给冯诺如和秦亦临思考的机会和时间。

    秦亦临平常不怎么喜欢观察别人的生活动态,但是毕竟高子奕是班长,总归接触的要多些,多多少少也能感觉到他对保研十分强烈的渴望。

    之前在学院初期收集题目的时候,他便留意到高子奕有作为负责人上报过题目,后来题目没能通过初期审核,扼杀在了摇篮里。

    哪怕修改后通过审核,成功立项了,也顶多停留在校级,不好运的话甚至只会留在院级。

    可惜的是,保研细则上明确说明在进行保研加分时,院级科研项目是不加分的。因此,高子奕便

    想尽各种办法企图加入到别人的课题组中。

    秦亦临填志愿时选择金融专业确实是基于兴趣,或许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是真命题,入学没多久,秦亦临便开始对金融领域的许多问题有了探究的欲望。

    在大创公告还没公布前他便有了一个想要探究的课题,于是他便主动联系了相关的教授,咨询课题价值以及可行性。

    一开始的课题研究范围较为宽泛,之后在与老师们一次次探讨中才总算确定了明确的,比较细致的研究方向,甚至计划书也一并定了下来。

    可以说秦亦临为他了这个项目能够开展做足了准备。确定好方向和具体任务后,秦亦临便开始物色合适的人选,

    秦亦临当时定项目的时候便同导师讨论过选择队友的问题,当时到时给出的建议只是让秦亦临认真观察,谨慎选择合作伙伴。

    因为秦亦临的项目是需要实打实做事的,小到从信息筛选和数据收集,再到各种模型的建立和使用,甚至是对经典模型的创新,这些很细小的东西都决定着这个课题的真正价值能否被实现,而这也是秦亦临最关心的事情。

    秦亦临第一个考虑到对象便是冯诺如。

    冯诺如是班上gpa第一的女子,并且她的数学和英语成绩好到惊人。虽然平时看着性子软了点,但是一旦碰上研究上的东西,她便是最认真的,脑子转的飞快的一个人。而且平常有人找她问问题,她也十分乐意解答。

    总的来说,在秦亦临看来,冯诺如是一个十分靠谱的合作伙伴,只是不知道还有没有他的位置而已。

    于是,秦亦临在一天早课的课间,微信冯诺如问下课以后愿不愿意留下来讨论一个科研项目的问题。

    冯诺如直到下课了才会信息,说:好的!

    冯诺如的条件很好,秦亦临自身的条件也是很优秀的,与出众外表相匹配的便是他优秀的成绩表现。

    篮球打得好,学习成绩稳在前10,经常参加志愿活动,甚至在不少人还在考驾照的时候他已经

    能自己开车随意进入校园了。

    无形当中,秦亦临已然成为了本专业内人们遥望的对象,而这类人往往是远观而不可亵玩也的。所以当秦亦临主动来找冯诺如寻求合作的时候,冯诺如是真心诚意的愿意的,毕竟谁不想跟大神肩并肩学习呢?

    在合作初期,秦亦临肯定冯诺如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