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那一次两院的辩论的题目是《在校大学生积累知识还是塑造人格更重要》。政行是正方,文学院是反方。
蒋之舟由于绅士的作风以及姣好的容貌,也算是政行学院的风云人物之一。周致其曾跻身于院花评比的队伍中,自入学起便十分低调,旁人想见到鲜活的她已是一件不简单的事。
况且对于清冷型美女辩论起来会是什么样的情形,众人都感到好奇。因此,哪怕只是初赛,仍旧吸引了不少的人前来观战,让本就不大的教室显得有几分拥挤。
在主持人宣读完相关规则后便轮到正反方的一辩进行发言立论。
在辩论赛中,一辩的立论陈词是评委和观众的第一感受,也基本定下了整个队伍辩论的主要方向。因此,一辩的陈词需要紧凑,有逻辑,绝对不能在一开始就让对方抓住把柄。不仅如此,一边还需要有强大的抗打击能力,以保证引领着整个队伍在整场辩论中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切记不可病急乱投医。
这个辩题并不新颖,网络上已经有了不少相对应的资料。作为反方的三辩,周致其花了很长的时间收集整理了网络上公开的辩论稿,同时结合队伍的总体辩论方向进行了多方面预测。尽可能让自己的质辩做得是有用功。
周致其起初并没有将眼前这个浓眉大眼,玉树临风的爽朗男子与刚刚在架空层狠心说分手的人联系到一起,直到他不紧不慢地将正方的立论说了出来。
照周致其的理解,蒋之舟的发言结合了许多同类型题目的可取的点,那便是充分地总结出了知识和人格都很重要,但是上大学的意义更强调要学更高级的知识,这样才能在自我,社会以及国家层面上有所创造。
听着蒋之舟平稳的发言,看着他那挺拔的身影以及端正的样貌,周致其似乎能理解为什么正方会选择蒋之舟作为这次辩论赛的一辩了。
这人所具备的条件太适合这个辩题的正方了。
周致其质辩的主要方向是结合了自身的经历,从正方是否与讲过成绩很好但人品很坏的人,自身是否受到过伤害为突破点。以情感认知的层面打破正方相对规范化的陈词,甚至强调了哪怕如今你未曾遭遇过这样的伤害,但是只有这样的思想不曾被磨灭,受害者永远都会有,并且你不能保证自己能够置身事外。
紧接着,周致其便以才学品行兼具的社会例子重新巩固自身的论点。
虽然总的来说,周致其的提问点并没有十分得尖锐性,却十分有效地打破了正方的“总体”主义,提醒各位个体也是十分重要的,并且足够多的个体就是总体。
这场辩论让多年后的周致其仍然记忆犹新,原因不为其他,只因彼时的她和蒋之舟在那短短的2个小时的时间里,完全沉浸在那如此自由的氛围里,誓死捍卫着自身的观点这一件事便让她每每想起都会感慨,心生感慨。
哪怕当时反方以一票之差败给了正方,周致其也并没有觉得有什么遗憾。
因为那是一场公平的辩论,并不是野蛮的争吵。
比赛正式结束前,评审团一位老师做出总结,端水式地基本上称赞了所有的辩手。其中蒋之舟得到的赞扬是气场强大,不浮躁,话语极具煽动性。周致其的得到的称赞则是机灵,话说得得体。
对此,双方其实都没有太放在心上,只是因为对于他们来说,缺点其实比优点更加重要。
结束之后,两个队伍先相互为在辩论时一些比较激动的表现道歉,然后开始无边无尽的闲聊。周致其并非十分健谈的人,于是她没说几句便回到桌前开始默默整理资料。
蒋之舟俨然是人群中的焦点,貌似他还跟主持人是关系很好的朋友关系。
似乎感受到了聊天氛围的火热,两队队长突然临时起意要不大家一起去学校外面聚个餐,这大冬天的一起吃个火锅也热闹。对此,大家都表示何乐而不为呢?
对于要跟蒋之舟一起吃饭这件事情,周致其的二辩表示十分得兴奋,只因这个机会实在是太难得了。
按照二辩的说法是,蒋之舟人不仅长得帅就算了,听说他家境还很好,待人也十分友善,男生节的时候收获了一堆表白和礼物,甚至有女生送她九十九朵玫瑰花。但其实蒋之舟当时是有女朋友的,听说两人似乎还在图书馆楼下大吵了一架。
‘开学不到半年,谣言满天飞,也算是个人才。’周致其心想。
蒋之舟大学的第一个女朋友是播音系的,两人是在军训的时候结的缘。播音系女友浓眉大眼,长相明媚,加之性格也十分开朗,身材也前凸后翘,综合考量下来,蒋之舟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便开始了交往。
在一起还没到一个月,蒋之舟便被播音系女友给甩了,被分手的理由蒋之舟从来没有跟外人说过。
后来第二段便是女生在图书馆遇见了蒋之舟一见钟情。女生叫方栗瑶,是数学系的,是大二学姐。方栗瑶在正式了解蒋之舟前其实并不知道蒋之舟原来在大一的圈子里这么受欢迎。
当时蒋之舟背着硕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