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生面孔尤其多些,看来你招惹的麻烦也一年比一年多了。”
“裴先生,那些可都是大氏族的弟子,仰慕您的名气才来的,和我有什么关系?”乌乐依无奈又略带委屈的反驳道,“不过裴先生,您既然不管求学的孩子来头如何,通通都设了关卡考验,为什么我们四个不用考试?”
在见识到每年前来拜师的同龄后,乌乐依对这一点是越来越好奇了。
真的,但凡是来过这儿,发现教课的是裴先生后,不管出身如何,几乎都会立马准备厚礼来拜师,无一例外,连孤松家的牧赤也杵在帐篷外等候考验过。
“手臂,”裴先生用扇子点了点她的左臂,漫不经心地道,“先生我收学生素来只看资质,但偶尔也会看心情,你们四个我看着挺顺眼的,所以便优待些又如何?”
“先生英明。”乌乐依哑然。
弹琴和下棋都需要水磨功夫,天赋和汗水缺一不可,虽然有系统在,乌乐依再笨也不怕学不会,但是要如何融入自己的感悟思考,而不是空荡荡得像机器人,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开春的时候乌乐依勉强啃完了裴先生所教的指法,裴先生亦再次重返东陆,虽没留下什么叮嘱,却给她留了架古琴和一本琴谱,其中意味,不言而喻。
乌乐依只得继续练琴,开头她只能机械地跟着琴谱拨弦,保证一首曲子不断调地弹完,琴音时快时慢的,硬邦邦得像在弹棉花。
这对附近的人而言不亚于噪音污染,不得已,她只得在天气转暖后骑马到离营地很远的地方单独练习。
后来呢,她不看着琴谱也能弹完一整首曲子了,然后也开始有了自己的喜好,渐渐地,琴音里开始染上爬地菊的芳香,榆木林的哗啦啦,哒哒的马蹄,牧民的叶子哨。
这样飞快的成长无疑让她的兄长阿姊格外讶异,不过变化最大的,还是乌乐依本人。
这一年她长高了不少,开始显露出少女的窈窕,容颜里的稚气渐淡,在牧民的传唱里,尼格尔斯家的明月像雪山上飘下来的云朵,被太阳照着,风儿抚摸着,是不可直视的美丽。
渐渐地,连乞秦古部的南边也有几个家族听闻了她的美丽聪慧,不知不觉间乌乐依的名气竟然超过了雅加。
氏族里开始有了乞秦部以外的来客,她埋首课业,浑然不察,只觉得和前两年相比,族里对她似乎更加重视了,公中塔雅有的补贴居然也有了她的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