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是个十三四岁的小丫鬟,几年前因为吃过一次没煮熟的肉生了一场病,所以脑子有点不大灵光,天天喜欢呵呵的笑,却不懂得看人眼色,说话也是直来直去的:“嬷嬷糊涂了吧!汤是老太太吩咐让送的,蒲公英姐姐亲手熬的,三小姐连个脸都不曾露,此事原与她无干,为什么要让她出来磕头赔罪呢?要不我和蒲公英姐姐一起给大少奶奶磕个头认错?”
此话的声音也不算多大,可是也清楚地传到了屋中每个人耳中,包括屋外的何当归的耳中。想象着此刻房中,从董氏、汤嬷嬷到老太太的脸色,何当归不禁微微地笑了,跟罗家人打交道打了这么多年,前世今生听到的第一句为她而讲的公道话,竟然是从一个脑子有点傻的小丫鬟的嘴里说出来的。
董氏不禁暗咬银牙,这么好的一箭三雕的计策,居然无法实施,看来连老天都不帮她。可是她偏不信邪,说什么也要再争取一回,想到了这里她拭泪道:“就算今天的事跟她没关系,可那些害了竹哥儿的东西,爬满了她的整个院子,她总是赖不掉的吧!昨天晚上,我就是来讨个说法结果没讨到,回去后觉得委屈才疏忽了对竹哥儿的照料,让他被夜风吹了脑门儿染上了风寒,说不定昏倒也是风寒引起的。老祖宗啊,你最疼竹哥儿他们了,就请你还我们母子一个公道吧!”她特意加重了“我们母子”四个字,是想让老太太想起来她受到的不公正待遇,给罗家生了三个子女、不能打理家事、还被罗白前打,罗家是亏欠她良多的!
“够了,别再说了!”罗白前和老太太同时出声制止,老太太气得手都抖了,这次真是丢脸丢到北大街了,当着外人的面,她怎么如此口无遮拦的!亏她还是个大家闺秀,在董家也读了一肚子的礼义诗书,岂不知女德篇中的第一章就是要女子学会维护家族的声誉吗?还是她从来不把自己当成罗家人?平时听她说话还都是进退有度的,怎么如今当着人家外客的面竟然卖起疯,撒起娇来!
老太太见二人说走又不走了,还满脸好奇地看过来,心中暗恼了董氏,呀呀这个兰姐儿啊,亏她还是清贵世家的嫡女,竟不懂得家丑不可外扬的道理,家里有位不正统的小姐不是件光彩的事情,她怎么能张口就道出!自己刚刚跟客人聊天聊了一箩筐,都未将此事泄露出来,可她倒好,人家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