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水浒]似此星辰非昨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章 清风明月绕指柔(2/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六韬三略也精明。曾投奔晁盖来东溪村教书,后与晁盖结为莫逆之交。在村里每每为百姓排忧解难,时间久了,百姓便称他为“智多星”。

    这日放学,菀繄因为向李二狗借了三国志,收拾书包时比往日慢了些。学生们走得差不多了,她抬头,看见吴用也在收拾东西。

    “怎么,先生要出远门吗?”

    他看了一眼她,“去一趟石碣村。”

    “又去买鱼啊?”菀繄开始好奇起来,“先生总是吃鱼也吃不腻吗?”

    “哪个说我去石碣村就是去买鱼?嗯?”

    “不是去买鱼那还能去做什么?”

    菀繄平日里和吴用贫嘴惯了,会气人又会哄人,有时候把吴用弄得啼笑皆非,真是拿她没办法。

    “该着你问我了?你这小鬼,整日里就你话多!”他白了她一眼,又佯装得意的说道,“今日留的诗,明日第一个检查你!若是背不出来,你那个小手心可要遭殃喽!”

    “先生放心。背诗词什么的还难不倒我。”她又把声音放低,像是要说什么重要的事情一样,“不过菀繄还是要提醒先生一句,石碣村那里临近水泊梁山,山上都是土匪强盗,您可少去那逛荡,别到时候别把您给劫了吧!”

    吴用听后,默默举起手里的戒尺。

    宋菀繄一见这架势,背着书包立刻逃跑,“先生再见!”

    像阵烟一样,顷刻就没了踪影。

    他无奈摇摇头,“这丫头。”

    日子像指尖的流沙,悄然逝去。在每个夕阳西下,她背着小书包,一蹦一跳的伴着晚霞回家。

    春去秋来,一晃两年。

    这日,菀繄一大早就看见娘亲开了衣柜匆匆的收拾包袱。“娘,是外祖母的病情又加重了吗?”

    “不是。”她娘收拾完,又穿了件外衣,“你舅舅的事儿。”

    “哦。”菀繄答了声。最近娘总是往外祖母家跑,她只是知道外祖母身体不好。不过舅舅的事情她不清楚,她之前问过一次,被呵斥了几句,后来就没问过了。

    “那你什么时候回来?”

    “用不了两日便回来。”

    说罢,她整理了下衣襟就背着包袱往外走,临了,又回头嘱咐道,“今儿个我要是没回来,你就去保正家,找你晁天王叔叔。”

    “哦。”

    意料之中的结果。但凡娘亲有私事不能带她,她便被托付到晁盖家里,她以前就去过很多次了。不仅是她,东溪村所有父母有事的孩子,都会被理所应当的送到保正家来。

    有人照顾,管吃管住,但其实每次菀繄都不怎么开心,因为晁盖的妹妹,晁九娘。

    晁九娘生性刚烈,嫉恶如仇,菀繄很小的时候,有一次被九娘放到马上,马儿跑起来的时候,菀繄力气小,手一松,狠狠从马上摔了下来,后背擦伤了一片血迹。

    她一疼,眼泪就啪啪往下掉。要哭。

    “不许哭!”九娘看着她,对她说道,“古有木兰秣马备戎行,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堂堂女儿家怎可输了男儿?没出息!”

    菀繄也听不懂大道理,只是看着九娘怒目圆睁,一脸凶相。她眼里含了一半的泪珠,竟硬生生的憋了回去。

    从那以后,她就很少去晁天王家。

    即使现在她知道了九娘姐姐是为了她好,但幼时的阴影总是挥之不去。

    ……

    太阳落山,夕阳透过绿荫覆盖的空隙,起伏的院墙都被打上一层暖色。

    此时申时已过半,这学堂里的孩童就像是脱了僵的野马,嬉笑着撒欢而去,不过须臾就没了踪影。

    吴用收拾了书卷和讲桌,一抬头,发现还有一个人没走。靠窗的那个小丫头,正把脸深深地埋在桌子上,看起来并不像往日那般欢脱。

    “宋菀繄。”他唤道,“你是想留下来和这些书卷文章彻夜长谈吗?”

    菀繄听了,也没动弹,只是哼哼唧唧的应了一声。

    “你若不走。我便走了。”吴用道。

    小家伙趴在桌上,依旧没动。

    吴用也不多言语,便背上他的东西,朝外走去,走到门口,又忍不住往回看。

    他假意咳了一声,作最后的警示,“……我可真走了。”

    听到这儿,小姑娘身体动了动,然后磨磨蹭蹭的把头从桌子上抬来,一脸生无可恋。

    “何事啊?”他问。

    菀繄看着他,万分惆怅的叫了一句,“世界上最最最聪明的吴学究……”

    得得得。这么一叫,准没好事。

    吴用挑着眉看她,等她后文。

    “先生今日可还去石碣村做客?”

    “如何?”

    “能带我一起去吗?”

    “不可。”

    菀繄一听,立刻委屈起来。嘟着嘴,眼睛里闪亮亮的,就看着他,一直看着他。

    吴用突然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菀繄看着看着,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