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什么,我现在烦着呢,李伉,快给我出出主意,我答应还是不答应。”马文娟举起小拳头打了李伉一下说道。
就在春芽文学征稿启事在一中校园里如火如荼的展开之时,李伉也在不停的码字,因为改版后的第一期春芽文学上会有他的小说连载专栏。
虽然很多文学青年都不愿意承认自己写作是为了稿费,但是却不可否认,稿费对于一中的众多整日埋头于书山题海中的学生们来说吸引力是巨大的,这些正处于叛逆期的高中生们大都渴望独立,特别是经济独立,但是九十年代的社会为他们提供的经济独立的机会太少了,甚至可以说是没有,而现在春芽文学的征稿启事却实实在在给了这些学生们一个赚取自己人生第一笔钱的机会,就不由得他们不关注了。
“是的,以你现在的素质,竞技体育会给你提供更广阔的舞台,说不定我家胖丫也能成为世界冠军,为国争光呢。”李伉点点头说道。
“呵呵。”李伉笑了起来,惹来了马文娟的一阵白眼儿。
他其实知道,李伉投资春芽文学并没想着赚钱,而合作意向书基本上是按照他的意思制定的条款,所以从内心来说,他很感激李伉。
所以这则征稿启事让所有自认为有一些文笔,又渴望自己的价值得到承认的高中生们大为兴奋,也激发了他们高昂的创作热情,而这种热情如同一阵风一样迅速刮遍了整个校园,“向春芽文学投稿了没有”成了许多学生间的问候语。
“胖丫,这只是表面现象,或者说是别人灌输给你的思想,我问你,你想过自己的理想没有,你长大了真正想干什么?”李伉笑着问道,马文娟这种对未来的人生道路缺乏规划其实存在于很多当时的在校高中生身上,他们高考后并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于是按照父母或者老师的安排报了一个专业,结果到大学时,却发现这个专业根本不是自己喜欢的,可是为时已晚,于是有一些学生怨天尤人,自暴自弃,也有的学生接受了这种类似于宿命般的安排,有可能会一辈子从事自己不喜欢的专业,这种情况即使在信息高度发达的后世也算是一个普遍现象,这也许是当代高中教育纯粹应试教育造成的一种现象。
在下午校运会结束的时候,校长臧克隽在闭幕致辞的时候特意点名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