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琉求则谓之落漈。漈者,水趋下而不回也。凡西岸渔舟到澎湖以下遇飓风漂流落漈,回者百一;故其地小而最险。
世祖至元二十八年,海船万户杨祥请以六千军往,降则受之;不听命,则伐之。朝廷从其请,命祥为都元帅,将兵抵其国。有书生吴志斗者,上言『生长福建,熟知海道利病;若欲收附琉求,且就澎湖发船前往相水势、地利,然后兴兵未晚』。乃命祥充宣抚使、志斗假礼部员外郎,捧诏以行。诏曰:『朕收抚江南已十七年,海外诸番罔不臣属;惟琉求密迩闽境,未曾归附。议者请即加兵;朕惟祖宗立法,凡不庭之国,先遣使招降。来则安堵如故,否则必致征讨。今命使宣谕尔国:果能慕义来朝,存尔国祀、保尔黎民。若不效顺,自恃险阻;舟师奄及,恐贻后悔。尔其慎择之』!明年三月自汀州尾澳东行,至海洋中远望,有山长而低者,约去五十里;祥言是琉求。独乘小舟至山下,见其部众,令军官刘闰等二百余人以小舟偕三屿人陈辉登岸;众不解三屿人语,为其杀死者三人。还至澎湖,觅志斗弗能得。初,志斗尝斥言祥生事邀功,言诞妄难信;至是,疑祥害之。祥顾称志斗惧诛逃去。志斗妻子诉于官,敕发福建行省置对。后遇赦,不竟其事。成宗元贞三年,福建行省平章高兴言琉求可图状;遣省都镇抚张浩、新军万户张进赴其国,擒生口百三十人而返。自是终元之世,史不再见也。
史臣曰:琉求,今之台湾。今之琉求,至明始与中国通。或乃妄合为一,误莫甚矣!
岛夷诸国
海外岛夷之族,澎湖最近。分三十六岛,有七澳介其间;其地属泉州晋泉县。土人煮海为盐、酿秫为酒,采鱼虾为食。至元初,设巡检司。
东为琉求,与澎湖相对。
自琉求以南曰三岛,居大崎山之东;又名三屿。其人常附海舶至泉州贸易。世祖至元三十年,选人招抚之。平章政事伯颜等言:『臣等与识者议:此国之民不及二百户,时有至泉州为商贾者。入琉求军船过其国,国人馈以粮食、馆我将校,无他意。乞不遣使』!世祖从之。
————录自「新元史」卷二百五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