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谈招抚南海寻机遇 求人口福建谋饥民(6/14)
福建,广东,浙江的灾民加起来可能不下二十万众。
这么多的灾民移民到旧港宣慰司去,万一他们人手多了造反可咋办?”
这个话题一出,似乎提醒了沉思中的熊文灿。
熊文灿也抬起头来,看着大少:“这事,好像是个问题。”
大少笑笑:“一般情况下,周大人这个担忧是有些道理。不过咱们眼面前的这事,不是一般情况。
你们不要忘了,对方是个女的,女人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封侯拜相的野心。
去年她养病的时候,我和她也接触过很长的一段时间。
她和我说过,她的理想就是让天下没有地的老百姓有地种,没有饭吃的老百姓有饭吃。
她本来也是一孤女,后来遇到了贵人,得贵人相助,才在海上混出了眉目。
她也是听人说南海诸岛种庄稼可以一年三熟甚至四熟,才想着要和海盗抢夺南海的霸权。
目的也是想多拥有一些土地,去解救那些因为没有土地,面临饿死危险的百姓。
现在正好,福建,浙江,广东因为干旱,饥民四起,百姓随时都有被饿死的危险。
女人嘛,向来都是心软的,只要咱们同她多说说饥民的事,她定会动那恻隐之心,想要解救这些饥民。
朝廷正好可以利用这些饥民和她谈招安,条件很简单,只要她愿意接受招安,朝廷就把这些饥民打包送给她。”
周亮工说道:“公子,如果我们把这些饥民都打包给她,那我们本地的人口就会出现严重的流失,这于朝廷也不利,万一朝廷怪罪下来?”
大少看看周亮工:“周大人是否有良策,可以让这些饥民不死?”
周亮工摇头:“下官没有什么良策,现在干旱严重,地里草都不生,粮食已经涨到五两银子一石。
官府又没什么钱粮,救助实在困难,就等着旱灾过去,饿死的饥民怕是不少”
大少一个大白眼翻了过去:“周大人,你也知道现在这个情况,朝廷己经救助无力,这些饥民早晚也要饿死,难道饿死在本地的百姓,不算是人口流失?”
周亮工额头冒汗:“算,肯定是算的,饿死的百姓也是流失的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