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每天饮酒赏乐,我成了千古一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99章 回纥的野心(1/4)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天圣三年上元节过后,长安城的时政又变得非常热闹起来。

    据说去年年底的刺史案,有了新的进展。

    以王铸为首,牵涉进来的五十多名刺史,先后接受了大理寺、刑部、御史台的审查。

    有指使地方官吏瞒报田亩的,有勾结商人控制地方商业的,还有私下收保护费的。

    最开始的朝堂述职,圣人的惩罚只是罢官,但随着审查的深度开展,越来越多的罪名详细地呈现出来。

    于是三司官员一致给出了进一步的意见。

    就这样,天圣三年开年正月,长安城外的刑场,人头滚滚。

    连政绩斐然的魏州刺史王铸,也被押送到刑场。

    据说他这段时间口中一直念念有词:我的政绩第一!我的政绩第一!我有宰相之才……杨国忠要害我!杨国忠是大唐的罪人,我要见陛下……

    直到他被送到刑场后,在刽子手面前,还在高呼:我要见陛下……

    一口气处死了四十多名刺史,本朝开国从未有之。

    一时间,长安城的舆情风起云涌。

    有人公然批评当今朝政手段之严酷,认为不应该杀那么多人,确实有罪,应该流放岭南。

    有人则拍手叫好,认为不杀不足以威慑官场那些恶人。

    无论舆情如何,人已经杀了。

    这些人的罪名快速被汇编起来,从长安发出去,在各道传阅。

    引起了各道各州官员极大的震动。

    并非那些官员震惊这些刺史捞钱的本事,而是震惊朝廷整顿的决心和手段。

    四十几名刺史,说杀就杀。

    年前还是温风细雨的罢免官职,年后直接开杀。

    不仅仅罪名传阅,从礼部和吏部对各道官员的考核也纷纷出台了。

    整个正月,吏部的人几乎都住在了衙门里。

    当然,最忙的还得是杨国忠。

    抄家是最少不了的一个环节。

    不过并没有人关注杨国忠。

    民间热议的是这一次吏治改革。

    连河北的战事都没有人关注了,注意力都放在了这一次的官员考评和新官任免上。

    经历了这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