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每天饮酒赏乐,我成了千古一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81章 杨国忠,槽泥马(1/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来京述职的大部分刺史都被杨国忠抓起来,虽说长安城有宵禁,但消息还是传到各坊。

    这件事是什么概念?

    大唐一般不设置省长,像采访使那种官,也是中期才慢慢开始加。

    像齐州刺史孙束这种上州刺史,都是从三品级别,只比中书令、六部尚书、上都护这种低一级。

    大唐的上州刺史,你说他是副部级的也不过分。

    例如魏州刺史王铸,政绩再好一点,直接到长安做尚书,未来入主政事堂做宰相也不是不可能。

    但他们现在,都被杨国忠给抓了。

    一时间,人们仿佛嗅到了一场政治风暴,疑云丛生。

    “元相公。”吏部侍郎徐浩拍了拍身上的雪,走进元载的住宅。

    元载正在烛光下审查文牒,烛光映照得他消瘦的脸有几分阴郁。

    “进来说话。”

    徐浩脱掉鞋,走进来跪在元载面前。

    “不知相公唤下官来,所为何事?”

    “王铸他们被杨国忠抓了,这事你听说了吗?”

    “听说了,这事大晚上的就传遍各坊,下官都怀疑那些打更的收了钱的。”

    “我说的不是这个,这次的事你怎么看?”

    徐浩立刻来了精神,他眼中流露出一丝惊喜,在元载耳边小声道:“下官以为,这是天赐良机,去年在人事任命的时候,圣人很给裴冕面子,提拔了好一些他引荐的人,那个王铸就是他引荐的,这些人在各州身居要职,如果这一次我们能借机做掉他们,我们能快速安插我们的人。”

    元载目光平静地看着徐浩,语气也很平静:“我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唐,你这种想法我不认可,要依法办事,不要针对任何一个人。”

    徐浩怔了怔,随即反应过来,说道:“是是是,元相公的教诲下官铭记于心。”

    元载点了点头。看着徐浩,一副你继续说下去的样子。

    徐浩这才说道:“下官已经托人在御史台打听到了,御史台的人今晚全部没有回家,都留下来在写弹劾奏疏。”

    “你认为杨国忠这一次真敢把他们都弹劾了?”

    “事关重大,圣人多次跟下官强调益州人事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