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您竟然勾结史朝义,图谋不轨,蓄意夺权弑君!”
“你胡说八道!你一个小人,你敢在我面前饶舌!”
“周贽,我在安禄山那里做宰相的时候,你还在给史思明提鞋,你要耍威风,耍错地方了!来人,将这个反贼拿下!”
“你敢!陛下回京后,必然灭你全族!”
“我先灭你全族再说!”
周贽以及全家一百三十六口,未经审判,上午被抓到幽州城的刑场,就地处决。
一百三十六颗脑袋堆在冬月的风雪中,那些已经失去光泽的眼睛,依然呆呆地望着远方灰色的天幕。
丞相被杀的消息,在幽州引起了极大的震动,但没有人站出来为周贽鸣冤。
因为周贽的罪名太大,谋反!
而且是勾结史朝义谋反!
谁都知道史思明不喜欢史朝义,多次扬言要杀史朝义,现在史思明去关外打仗,史朝义又在柳城手握三万精锐,还有安守忠那样的悍将,谋反很合理吧?
而按照这个推论,史朝义谋反最应该联合的恰恰就是丞相周贽。
所以给周贽安谋反罪名,幽州绝大部分人都本能地相信了。
但他们并不知道,周贽在给史思明写信的时候,也的确给史朝义写了一封信。
周贽在史思明身边活了那么久,怎么可能不知道自己的信可能被拦截?
为了挽救幽州倾塌的局势,他将目前的情况,告知给了史朝义。
这封信在十二月初二的清晨,送到了史朝义的面前。
史朝义不仅仅是一个仁义的人,他还是一个有抱负,有理想,有担当的人。
当他看完这封信后,立刻召集了所有部将。
“我现在必须调两万精锐回去。”史朝义开门见山地说道。
“不行。”阿史那承庆也开门见山地反对道,“现在调两万精锐回去,不但解决不了京师危机,还会和史朝清的兵马打起来,最后我们全部都得完蛋。”
阿史那承庆用最简单的话,阐明了其中的利害关系。
“但按照目前的情况,唐军一旦破了李怀仙,京师就会被困死,蓟门也会落入唐军手中,陛下将再也无法进关,陛下的五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