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每天饮酒赏乐,我成了千古一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86章 递刀子的人(3/4)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道,“幼正感觉如何?”

    “下官只查了郫县和成都的户籍,就匆匆回来了,郫县一千课户,成都两千课户,不到三一!”

    “为何?”

    “与清河如出一辙!”包佶道,“均田崩坏课户逃亡是其一,更多的是地方豪族强行占田,大量课户被强行纳入豪族庄园,成为佃户。”

    大唐立国的时候推行的是均田制,相对应的是租庸调。

    租庸调属于按人头纳税,每户规定每年要加纳一定税额,还有定期服役。

    而且租庸调针对的是课户,所谓课户就是纳税户,是接受了朝廷配置的口分田的。

    这一部分课户既是纳税人,也是府兵的兵力来源。

    因为大唐均田已经崩坏,朝廷无田可授予,课户只剩下二十亩永业田,但纳税却不变。

    所以出现了逃亡,逃亡到无主之地,或者干脆去做豪族的佃户。

    但更多的还是被豪族强行霸占。

    这其实是众所周知的秘密,元载这种出身底层的人,从小见到太多了。

    但现在朝廷要整顿税务,要动大刀子,就必须得有具体的案例。

    如清河案、洛阳造船延伸出来的并田案,其实都还无法上升到可以震动全国的地步。

    现在剑南道的税目,明显达到了这个级别。

    作为大唐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剑南道的税赋在过去的一百多年,会被运输到陇右、河西之地作为军需。

    显然,现在这个习惯被叛乱给打断。

    这预示着吏治从李林甫时代的僵化,到现在崩坏。

    元载眼中露出了阴寒的光。

    下半夜的时候,寒风更甚。

    杨国忠在元载的府邸门口,心里抱怨着这两个月的辛苦,被狗皇帝拖到洛阳审案,又紧接着去清河查抄崔家,一路跟回来,已经脱了几层皮。

    现在元载又大半夜作妖,找自己。

    他妈的!

    这对君臣都不是人!

    宰相府邸大门打开了,杨国忠那张阴沉的脸立刻变得笑容满脸。

    “杨中丞,里面请,相公正等候您呢!”

    杨国忠赶紧进去,见到了元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