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每天饮酒赏乐,我成了千古一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86章 递刀子的人(1/4)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天圣元年,十一月十五日,李倓回到长安大明宫已经是傍晚。

    时值冬日,到紫宸殿,李倓第一件事就是洗了个温水澡。

    第二件事,就是准备跟刘婉一起造娃。

    奈何还没开始,张旸就在外面道:“三郎,外面有许多官员求见。”

    “不见,就说朕乏了!”

    “他们说事关国朝安危。”

    “让他们去见左相!”

    “他们说圣人若是不见他们,他们就跪在外面不走了。”

    “那就让他们跪在那里!”

    李倓心中闪过一丝不悦,不用想,就知道那些人是想告元载的状。

    这半年多,自己不在长安城,都是元载一手主持大局。

    元载这个人嘛,城府有,手段有,节操有三分之一,想做很多事,但喜欢任人唯亲。

    这些李倓都是知道的,并且也是默认的。

    这年头,有些事不用亲信,是做不成事的。

    当然,作为皇帝不能任人唯亲。

    所以李倓用任人唯亲的元载,也用一心为公的杜甫、颜真卿等人,还用不染尘世的李泌,毫无节操的杨国忠,以及什么都想抓到手里的奸商头子第五琦。

    至于元载嘛,单独拎出来看,他任人唯亲没关系,只要他现在还保持在自己政策的执行下就可以。

    元载不可能只手遮天,甚至朝堂上一半的人他都无法动。

    这就是李倓对他睁只眼闭只眼的底气。

    而且现在,大唐需要换人,从上到下的换人。

    李林甫时代的政治风气过于保守,对内的主要目的是维稳,为扩边创造稳定的内部形势。

    可这个方法已经证明,是非常恶劣的方法。

    李林甫时代,问题来了,有人指出问题,会被清算。

    所以歌功颂德成了主流。

    那是拍马屁的投机者们的天堂。

    但现在不一样了,李倓主要实现的政治格局是有问题,就大胆地指出问题。

    不管你是不是任人唯亲,你不粉饰太平,不压坏消息,敢于用人去解决问题,直面问题!

    哪怕朝堂上吵得不可开交,他都乐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