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每天饮酒赏乐,我成了千古一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17章 史思明让道(2/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例如商社注册条件一放开,民间很多人注册,必然出现高价倒卖粮食到灾区。

    但不能因为会出现问题,这一步就不往前走。

    只能说走了这一步后,后面还有很多要完善。

    转眼已经到了六月初,都畿道到处都可以看到正在田里收割稻子的农民。

    战争使这片土地满目疮痍,即便到了现在,从武牢关到洛阳的路旁,依然还能遇到一两副骷髅。

    稳定也使这片土地重新恢复生机。

    惊恐和绝望随着黄河滚滚东去,路边也能看到孩童牵着小黄狗,背着小袋麦子兴高采烈回家了。

    自五月洛京颁布商业新政之始,除洛阳外,偃师县出现了两个登记的商社,温县也出现了一个。

    都是民间私人登记的。

    洛阳巨大的粮食缺口,让这两个地方的商人纷纷加入了调运粮食的行列。

    虽说数量微乎其微,但它的确为商业相对封闭的大唐,撕开了一条口子。

    这是一个新的开始。

    它与农业新政先后推出,相互结合,以此来调配各地不均衡的资源配比。

    当然,不仅仅都畿道,广袤的河南道和淮南道也都开始收夏粮。

    准确来说,今年的淮南道的粮食注定会超过河南道。

    至于往日富饶的河北道,却是另一番景象了。

    从黄河边上的魏州开始到幽州,南北千里,几乎有一大半的田都荒芜了。

    剩下的一小半,农民辛辛苦苦耕种,勉强维持着生机。

    但也仅限于瀛州以南的各州。

    至于瀛州以北,农民辛辛苦苦收割的麦子,有七成要交上去,成为叛军的军粮。

    更多被安庆绪从洛阳、卫州、相州等地俘虏过去的百姓,甚至因为长途跋涉,在瀛州待了半年,大多病死、累死。

    这些死去的人,被扔到大坑里,一起埋葬。

    因为战争的持续加码,等麦子收割得差不多后,叛军又开始在乡里拉壮丁。

    刚刚忙完农活的人,又被强行征调入伍。

    人们苦不堪言,但激将的叛军很快将抱怨者砍了脑袋,挂在最显眼的地方威慑所有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