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每天饮酒赏乐,我成了千古一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16章 江东粮食股份制商社(3/4)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数分从多数。

    这与传统的贤均从众一说是截然相反的。

    贤均从众出自《左传》,即贤者代表大多数,而不是大多数来决定。

    从汉代的察举制到唐代世家之间相互推荐,几乎都遵照这个原则。

    这个原则自然有它的道理,在农业时代,以贤名作为依据,至少能够在整体的社会风气起到维稳的作用。

    贤从来不是为了突破创新,贤就是维持社会体系的平衡。

    也就是要摒弃那些刺头、破坏者。

    然而,在商业里面,选贤者出来,那显然是个笑话了。

    对于商人来说,赚不到钱,贤名无法为自己加官进爵,是无用的,应该利益为先。

    而利益为先的群体,因为个人的眼界和认知有限,商业又是致力于服务大多数。

    所以商业社会需要少数服从多数。

    这样,决策有时候虽然慢,但风险会更小。

    “朕想在江东设立一个江东粮食总商社,萧家占5100份股。”

    萧恒立刻道:“圣人,这可使不得,萧家怎么能占5100份股呢,应该是朝廷占大多数。”

    “朝廷占大多数,萧家还有动力把这个商社做大吗?”

    “萧家愿意为陛下赴汤蹈火。”

    “收起你的赴汤蹈火。”

    李倓淡淡道。

    有些话听一听就算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表层那种。

    表层的社会关系,是为了为底层做表率的。

    只有从属关系而没有利益的关系,是无法让人有动力把蛋糕做大的。

    当萧家只是一个小股东的时候,他能干六七十分的活已经不错了,他指望着朝廷来做呢!

    而朝廷派哪个官员呢?

    这个官员是否占股份?

    如果这个官员又占股份,又对这个商社有行政处理权,那这个官员会不会掏空朝廷的商社资源,来填补自己私下的商社呢?

    反正又不算是自己的,自己只是一个很小的股东。

    商业和权力的本质区别在于,商业是讲合作共赢的。

    例如你有一箱苹果,我有一箱梨,我们交换一半,我们都可以吃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