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每天饮酒赏乐,我成了千古一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10章 大唐金融体系(3/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课了,他越发觉得有意思。

    他之前本身就管理长安澄心堂,对算账这一块也有自己的心得。

    “既然有很多人需要商人的商品,那民间有没有更多人想要去做这样的生意呢?”

    “应该是有的。”

    “那为何他们不做?”

    李俶想了一下,疑惑道:“没钱?”

    “假设一个七口之家,种一百亩地,但其中有一个男子很有经商的头脑,他发现了现在民间缺一些商品,他能做出来,但他没钱,无法做出来,而地方钱行可以给他借贷,用五十亩地做抵押,他做出来,并赚了钱,地方钱行赚了利息,他一家人赚了钱,百姓也得到了商品,民生更加丰富,这难道不是好事吗?”

    “好事!好事!三郎有太宗的气魄!”李俶兴奋地笑道。

    “而且当河北前线要开战的时候,朝廷可以调动这些商人去运输物资。”

    “商人不会做亏本买卖,他们未必配合。”

    “那就给商人好处,朝廷以前是依靠官员运输物资,官员利用权力在其中闹钱,现在朝廷给商人优惠策略。例如茶叶的文牒,某商人将一万石粮食运输到常山郡交给李光弼,可以得到两千斤茶叶的文牒,两千斤茶叶卖出去比一万石粮食更赚钱,商人赚了,朝廷也省去了查处贪污的环节。”

    李俶越听越震惊:“听下来,三郎之意是能民间来解决就民间解决,尽量让官员少介入。”

    “这不正是太宗的治国理念吗?”李倓道,“而且也不是朝廷完全不运输,减少朝廷的运输,让民间也参与进来,一是不需要那么多官员,二是行动更快。商社登记制度开始后,民间哪个商人运输的商品,都可以查到。”

    李俶拿起桌案上的酒,一饮而尽:“钱行交给臣,臣有一定处理好!”

    “好,商务部先放在户部,让刘晏去管,他对这些事的处理最是在行。”

    第二日,天刚刚亮,洛阳城外边开始排队领粮食。

    洛阳令苏翔站在一边毕恭毕敬,他昨晚一夜未眠,都在带着人处理粮食的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