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每天饮酒赏乐,我成了千古一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11章 李隆基的愤怒(3/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仙芝和封常清。

    上午的时候,天气阴沉沉的,高仙芝站城头上,看着下面陆陆续续抵达的军民,他心情有些复杂。

    封常清说道:“高帅,目前已经整顿了四万人,将士们已经安定下来,士气不算低落,今日可安排训练。”

    封常清是高仙芝的老部下了。

    高仙芝是天才一样的人物,狂妄不可一世。

    封常清则是起于微末之间,他对自身要求严苛,对军纪维护也非常严苛,对细节把控做的非常好。

    可以说,这两个人性格相反,优缺互补。

    “好,我仔细观察了潼关的地形,你说得没错,只要我们驻守潼关,叛军一定打不进来!”

    潼关的地形其实很简单。

    潼关北依黄河,南枕麟趾原。

    想要从洛阳进关中,就只有这一条路。

    说起来,战国时期赫赫有名的函谷关其实在灵宝县,也就是陕州所在的位置。

    不过函谷关在汉武帝的时候东移了,后来刘秀建立东汉,又移了位置,就有了潼关。

    在后来的康熙和乾隆都说过,潼关和山海关一样,是天下第一关。

    只要不作死,只要固守不出,敌人就只能在关外骂娘。

    当然,想要进关中,还有另一条路。

    南下南阳,从南阳走武关进关中。

    当年刘邦就是绕道的这条路。

    但安禄山的兵马想走武关也难,因为那条路也不好走。

    而且安禄山的兵马现在最需要的是时间,走武关相当于离开河洛平原,军队与大后方断联,发生意外情况没有任何支援。

    所以安庆绪只能走这一条路进关中。

    四月十八日上午,安庆绪的兵马追了上来。

    此时叛军刚在洛阳受封,气势正盛,一路追杀着撤退的军民,忽然不知后方来了一支唐军。

    李倓吃完最后一口饼之后,喊道:“全军集结!”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