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每天饮酒赏乐,我成了千古一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84章 针对安史之乱的战略布局!(1/4)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安禄山能在多久拿下河北呢?”一直沉默的颜真卿突然问道。

    “河北已经久无战事,守备空虚。”李倓简单地回答道,“安禄山要拿下河北,只需一个月。”

    “一个月!”颜真卿皱起眉头来。

    显然他不相信李倓说的只需要一个月。

    颜真卿也很严肃地说道:“河北亦有忠臣,必然有反抗,怎会一个月就被安禄山拿下!”

    “势比人强,安禄山必然以最强大的军队快速占领河北,造成更加强大的气势,来迫使地方官员臣服,打下河北不是目的,打下河北是为了进攻中原,进攻中原的目的是为了切断朝廷的漕运。”

    李倓这般一说,所有人都瞬间明白过来。

    “没错,切断南运河,洛阳将失去粮食补给,下一步安禄山就会打洛阳。”

    这一次说话的王忠嗣。

    他作为盛唐军方第一人,谈论军事可信度自然是十足的。

    这其实牵涉到整个大唐的经济命脉。

    打仗不是单纯的两批人互砍,它是一个综合问题。

    长安缺粮的问题,从大唐立国之初就隐隐出现了。

    李世民还经常去洛阳吃饭,到了高宗时代,就更加常见。

    洛阳位于伊洛平原,伊洛平原是由洛河和伊河冲积而成。

    它的面积没有关中平原大,洛阳的粮食凭什么比长安多?

    原因很简单,洛阳位于黄河边,大运河的中心点。

    古代主要交通工具就是河运,河运成本最低。

    洛阳位于这样的地方,它当然不缺粮。

    北运河贯穿河北抵达幽州,南运河贯穿河南和江淮,这些地方的粮食都可以运到洛阳。

    理解了这些,再来看李倓和王忠嗣的推测,就一目了然了。

    这也是正史上安禄山的战略。

    众人没有说下去了。

    因为再沿着这个猜想推下去,洛阳一丢失,大唐半壁江山都完了。

    关中是一个大平原,长安城的城墙不过二丈高,防御力是极差的。

    准确地来说,潼关更像是长安的城墙。

    潼关一丢,长安几乎不可能守住,整个关中平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