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们都下去!”
刘晏吩咐其他人都下去。
刘亮看了看元载,问道:“你是何人?”
“我是扬州大都督府判官元载。”
“你就是元公辅,好,你也好好听着。”
“洗耳恭听。”
“现在建宁郡王被免职,朝廷准备委派新的官员过来,建宁郡王在江东图谋不轨之举已经被朝廷知晓,所有与他有关的人,都会被处理,包括二位!”
说到最后“包括二位”四个字的时候,刘亮故意拖长音。
“如此说来,御史是来兴师问罪的?”
“是!”
“那可有朝廷降罪文书?”
“文书是迟早的事,这件事事关重大,本御史先过来提醒二位。”
刘晏和元载对视一眼。
元载立刻从这套说辞里发现了猫腻。
若是长安局势已定,刘亮就不会这么说了,而是直接带着中书省的文书过来。
“二位也不想因此事被发配到岭南吧?”
“阁下有何高见?”元载立刻抢在刘晏前面问道。
“也没什么,建宁郡王在江东的产业,都拿出来,两位可安然无事。”
“这……”
刘晏正要说话,又被元载抢先了。
元载说道:“这些产业都是朝廷的!”
“哈哈哈,别以为本官不知道你们在中间拿了多少钱!这些产业以后名义上还是朝廷的,但必须有一部分给到我们!”
“你们?”元载笑道,“你们拿得起吗,谁敢拿?谁有这么大胆子拿?”
“户部侍郎、侍御史王鉷王公拿不拿得起?”
元载故作震惊,站起来说道:“当真是王公?”
见元载被震慑到,刘亮很满意:“自然是!”
“这些都是……”
刘晏又准备说话,却还是被元载打断了。
“事关重大,我来说服他。”元载对刘亮说道,“还请御史在苏州待些时日!”
刘亮站起身说道:“给你二人些时日考虑也行,你们只有两种选择,一是投靠王公,二是被发配岭南,甚至可能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