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每天饮酒赏乐,我成了千古一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9章 再大的风雨,也奈何不了本王!(2/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离不开那些家族。

    不然以当年太宗的强势,怎么可能会被他们瞧不起?

    他们的底气就来源于,他们真正掌握了政令的执行。

    地方官到地方后,先与地方世家门阀拉近关系,几乎是这一百多年,大唐随处可见的现象,也是为官的规矩。

    如果在地方上与门阀世家交恶,地方官将政令不能下野。

    那是不是说世家在这个时候可以架空皇权?

    绝不可能了。

    甚至世家被李林甫压得也喘不起过来。

    李林甫属于李唐宗室出身,与山东旧贵没半毛钱关系。

    现在对付世家的办法就是名正而言顺。

    只要有确凿的证据,而且影响极大,就能处理,其他家族也不敢说什么。

    眼下这件事,如果要把真相还原出来,崔家也未必能占理。

    朝堂上若是有人捕捉到圣人想包庇建宁郡王的态度,必然也会有人站出来投机取巧地为建宁郡王说话。

    可关键在于,现在山东旧贵和以李林甫为首朝堂势力,都想借此做掉李倓。

    更重要的是,李隆基也觉得时间快到了。

    他也想要收回李倓的权力了。

    所以,李隆基就这个问题,开始逐渐表明态度。

    如果是这样的局面,李倓是没有翻身的机会的。

    可李隆基想要年底再处理,所以现在朝廷上的争论还处于预热的阶段。

    李隆基又看了一眼李林甫,问道:“右相呢?”

    李林甫站出来说道:“臣觉得,此事关系重大,江东肩负着国库重任,可清河崔氏人又的确死在江东,不如请建宁郡王回京,召崔家的人入京,双方当面协商。”

    “嗯,还是右相说话公允。”李隆基点了点头,当场就表扬了李林甫。

    李林甫这可不是什么公允。

    李林甫把李隆基的心思猜得清清楚楚,李隆基想要江东的钱,又想平复山东这些世家的情绪,想来个拖字诀。

    把李倓召回京,看似协商,其实是把建宁郡王软禁在长安,所以说得好听,是稳住江东,让江东继续赚钱,别出岔子。

    把崔家召入京,是给天下人一个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