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每天饮酒赏乐,我成了千古一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8章 世家联合奏疏,风雨欲来(2/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在江东,崔家开始给郑家、王家、卢家写信,还给博陵崔家、赵郡李家写信。

    五姓七望,就差陇西李家了。

    这些家族先后开始表态,他们利用自己在地方上的影响力,给地方太守施压。

    例如清河郡太守就在五月奏疏,愤怒地痛斥了李倓身为皇室,残忍杀死崔皓的恶行。

    随后,清河郡八县县令先后上奏疏。

    与此同时,荥阳郡太守,以及荥阳郡七县县令先后上奏疏。

    此后赵郡太守,以及赵郡八县先后上奏疏。

    还没有完,到了五月下旬,博陵郡十县,全部开始发声。

    随后范阳卢氏也开始表态。

    一场针对李倓的暴风雨,席卷了河南、河北。

    五姓七望,有五家站了出来,其影响程度空前。

    这件事足以震动整个朝野。

    “哈哈哈!”安禄山大笑起来,他对当初李倓羞辱他一事,一直铭记于心,“建宁郡王,你也有今天!”

    高尚说道:“大夫,那建宁郡王把纸张的价格压下来,就犯了大错,之前我就预言过,他那样做,迟早会触犯中原那些世家的利益,如此看来,比我想象的还要快!”

    一边正在喝酒的史思明说道:“这建宁郡王是太子之子,太子这一次恐怕坐不稳了!”

    安禄山直言不讳地说道:“太子殿下一直与我不对付,他被废,正合我意!”

    准确地来说,在前几年,安禄山还并无反意。

    甚至在他刚担任范阳节度使的时候,也没有反意。

    区区一个军镇的节度使,就敢造反,除非脑子坏掉了。

    但安禄山是个政治投机客。

    他造反的野心也是逐步增加的。

    例如他选择跟李林甫站在一起,拼命得罪太子,就必然导致他走上造反的这条路。

    实际上这个原因,也是李隆基一手造成的。

    因为李隆基为了防太子,严禁边关武将亲近太子。

    安禄山既然是投机客,当然就会和太子交恶。

    当今皇帝又年事已高,和太子交恶,等同于把脑袋挂在裤腰带上上班,随时可能人头落地。

    所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