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每天饮酒赏乐,我成了千古一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7章 李倓的杀招(2/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都已经开始建造,扬州的海安县、楚州的盐城县,皆是如此,按照进度,下官估算了一番,六月,我们可以造出五十万石盐,若是淮南道沿海、江南东道沿海全部加进来,今年造出五百万石精盐完全没有问题。”

    这个数字就已经开始超出之前。

    之前是江淮、齐鲁加起来,一年海盐总量是600万石,现在齐鲁排除在外,一年已经能造500万石。

    李倓相信刘晏的测算。

    “按照一斗100文来售卖,可以赚500万贯,之前郎君定下的卖盐赚450万贯,如此推算,已经绰绰有余。”

    李倓突然回头看着刘晏,说道:“真的这么好卖,可以把价格再翻一倍!”

    “两百文一斗吗?”

    “没错!现在这些盐都进了盐商那里,他们把这些精盐囤积起来,卖给了有钱人和贵族,有钱人对盐价并不在乎,一百文和两百文对他们来说一样,盐商在中间赚差价再赚一百文,三百文有钱人也完全能接受,而对于我们来说,一年时间,能赚1000万贯!”

    武意说道:“恐怕要把盐卖到河北、河南,还有关中、成都一带,才能实现。”

    刘晏说道:“此事倒大可不必担心,目前精盐的工艺暂时没有传开,我们出多少精盐,外面的盐商就会拿多少精盐,他们会想办法把手里的精盐卖到能卖的任何一个地方,这就是商业。”

    只要需求,就会有买卖。

    四月下旬,精盐开始在润州一带流行,立刻找到疯抢。

    五月初,江宁郡开始流行精盐。

    整个高端市场,就仿佛一个无底洞,精盐只要流入过去,立刻被吸干。

    甚至李倓还听说,扬州一些商人开始炒作精盐。

    原本出货价卖到200文一斗的精盐,喊价到了500文。

    更夸张的是,扬州市面上开始流行一种叫盐券的。

    就是用纸,在上面写下多少斗的盐,价值多少,由扬州盐商会做担保。

    拿到这个盐券,就能等量兑换到精盐。

    当李倓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只是微微一笑。

    市场之所以有这样的行为原因有两点:

    一、精盐因为数量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