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每天饮酒赏乐,我成了千古一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0章 大唐与吐蕃的格局(2/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沉默片刻,高仙芝先说道:“请圣人允许臣早做准备。”

    “做攻打石国的准备吗?”

    “是的!”

    李隆基再一次陷入沉默中。

    如果石国有不臣之举,李隆基不是不想打石国,但那他妈的远了。

    而且石国是西域一个不算小的国家,远征石国风险太大。

    李隆基想把主要精力放在陇右,也就是哥舒翰那里,把石堡城拿下来。

    这牵涉到大唐对最强大敌人吐蕃的战略布局。

    自李世民时代,大唐拿下西域,开始经略西域,那个时候主要还是为了对付突厥人。

    后来突厥彻底式微,唐高宗年间,吐蕃态度强硬起来,开始不断干涉西域事务。

    爆发点就是吐蕃灭吐谷浑之战。

    自此,大唐与吐蕃展开了长达一百多年的战争。

    战场有三个地方,一是陇右与河西一带,二是西域,三是剑南道。

    其中双方主要兵力投送在陇右与河西,西域也是必争之地,剑南道规模最小。

    看看天宝年间的兵力配置就知道了。

    陇右节度使有常备军六万四千人,河西节度使有常备军七万三千人,北庭节度使有常备军两万人,安西节度使有总兵力两万四千人。

    其中陇右与河西兵力加起来近14万人,位于西域的北庭和安西加起来才四万多人。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大唐和吐蕃的主战场在陇右、河西一带。

    次战场在西域。

    不过这个格局,也是经历了数十年才形成的。

    高宗年间,吐蕃人可是发动四十万大军攻打安西四镇,后来一度逼迫武则天放弃安西四镇。

    西域战场几经起伏,最终被唐军稳定下来,吐蕃被迫将主战场集中到陇右、河西一带。

    可是这并不意味着吐蕃就放弃了西域。

    吐蕃对西域的战略从正面与唐军打硬仗,转变成攻打西域小国,威慑西域小国,来逐步蚕食大唐在西域的势力。

    小勃律国就是最好的例子。

    那么问题来了。

    吐蕃把重兵放在陇右,高仙芝征讨小勃律国之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