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每天饮酒赏乐,我成了千古一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2章 我方最佳辩手(2/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都督府的掌书记杜甫杜子美,又大言不惭地说大都督预谋造反,是不是?”

    现场又陷入沉默。

    “这是民间的传言。”李重然反驳道,“他们只不过提了几句民间的传言,若是给他们定罪,那民间无数人岂不是都要定罪!”

    “李公不要着急,我只是问,是不是?”

    “我再次重申,这件事是谣言,他们不过是众多被误导者中的……”

    “李公何不正面回答我的问题,三人抨击大都督府掌书记杜甫杜子美,又说大都督预谋造反,有没有这件事?”

    “我再次……”

    “有还是没有?”

    李重然沉默了。

    其他人也不敢轻易接这句话。

    不过众人就是认定了,这是一场公众都在传的谣言而已,既然民间都在传,你建宁郡王现在因此而抓人,就会引起恐慌。

    这事的逻辑扯淡吗?

    当然扯淡!

    很他妈的扯淡!

    可是这话是在场的官员说出来的,这就合逻辑了。

    会不会引起恐慌呢?

    那不是你建宁郡王说得算的。

    那是我们,以及地方大族说得算。

    所以再来看他们的言辞,不符合逻辑吗?

    如果你认为不符合逻辑,那是在用小老百姓的视野在看这件事。

    当用官场、权力的逻辑去看这件事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们在用所掌握的舆论权来威胁李倓。

    只要大王今天不放人,明天开始,民间就会疯传一些建宁郡王因传言他谋反而大肆抓捕人的消息。

    那些说了这话的人,就会陷入恐慌。

    地方上再找几个官差,就以造谣建宁郡王谋反为由,大肆抓捕百姓。

    什么?

    你没说?

    抓起来打,打完就承认了!

    于是接下来出现一大批因这件事而获罪的人。

    当扬州都督府问及,地方官就表示:是大王先抓的人,我们是在按照大王的规矩办事呀!

    那该怎么办?

    大王把人放了,道个歉,这件事不就过去了?

    当正面陷入语言僵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