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每天饮酒赏乐,我成了千古一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6章 必要的时候是可以捅萧家几刀的(2/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出子弟也感到了压力。

    “大都督这样做,会给自己添加很多麻烦。”

    萧恒也有萧恒的傲气,他没有服软,而是坚持自己的说法。

    唐人的态度与明清不同,唐人的社会权力结构也还没有彻底垂直化,儒家也没有彻底主导大唐。

    门第之别尚未破除,但那套森严的层层等级观,尚未形成。

    例如在明清,上级官员着官服的时候,下级官员见到要下跪。

    这在唐宋都是不存在,也无法想象的。

    “在下话已至此,告辞。”

    说完,萧恒便站起来,要离开。

    李倓没有阻拦他。

    等萧恒离去之后,刘晏才说道:“他说的倒也不无道理,只是郎君您现在迫切地想要在江淮之地推行新政,所以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激烈手段。”

    “这就是他跟你的差距。”李倓笑道,“萧恒是一个很有才的人,但他出身在世家大族,从小众星捧月,缺少实际的历练,缺乏的是杀伐果断,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今年在常州做了开荒之后,明年就要轮到苏州,跟地方这些世家挨个谈判,最后被拖死的只能是我们!”

    刘晏感受到了李倓语气中的杀意和狠辣,他心中有素,必要的时候,要用一些特殊的手段。

    实际上,上一次的扬州书院案,就是江东地方豪门的表态。

    这一次与萧家合作,萧恒刚才的态度,才是萧家最真实的态度。

    萧家之所以愿意出面主动帮助他建宁郡王,是看在钱的份上。

    这种合作,各怀鬼胎,点到为止。

    萧家的本质是傲慢的。

    八月中旬,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元载一边吃着一块胡饼,一边在武进县的大街上走着。

    他不由得感慨,武进县的繁华程度,直追江都。

    据说天宝年间,常州的总人口是70万,比扬州还多了20来万。

    “元判官,人来了。”

    说话的是元载的心腹,叫常易。

    常易带来了一个青年,元载一看到此人,眉目间立刻展开了笑容。

    “你就是武进县县尉王德发?”

    “正是下官。”王德发脸上绽放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