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每天饮酒赏乐,我成了千古一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0章 时代变了!(1/4)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扬州最近的纸降价,可有此事?”

    “确有此事。”

    “纸这种物品的价格,朝廷有明文规定,大王若是不快整顿,恐怕不妥。”

    “没什么不妥。”李倓淡淡说道,“是本王下令让纸张降价的。”

    萧值愣了愣,说道:“大王为何要这样做呢,难道不知道这样做,朝廷会有人借机攻讦大王,圣人会对大王不满?”

    李倓却镇定自若地说道:“为了给圣人赚更多钱,圣人怎会不满呢?”

    “纸张价格下降,能赚更多钱?”

    “能!”

    李倓开始给萧值算账。

    “扬州七县,一天最多卖一万多张纸,一张纸50文,一天收入五六百贯,材料成本大概50贯,但若是将一张纸的价格降到20文钱,一天最多却能卖出去六万张纸了,1200贯,若是一张纸的价格降到10文钱,仅仅江都县一天就卖出去了五万张。”

    萧值大感震惊,他忍不住问道:“那一张纸的造价现在是多少钱?”

    “要看什么样的纸,材质最弱的,一天造5000张,总消耗只需要5000文。”

    “一张才一文钱?”

    萧值的下巴都要惊掉了。

    其实萧家已经悄悄用澄心堂的造纸术了。

    那不是什么秘密。

    再加上李倓本来就不打算对澄心堂造纸术做技术保护。

    一是防护技术外流的成本极大,防不胜防。

    二是把这种技术死死拿在手里,是不利于大唐发展的,想要让纸张真正快速走进寻常人家,需要的是各方一起去做这件事。

    至于一张纸只需要一文钱的成本?

    按照目前扬州七县的出纸量,是可以达到的。

    造纸术成熟的宋朝,便宜的竹下纸每张大概5文钱。

    但是宋朝的1000文钱,相当于大唐天宝年间的200文。

    从货币价值来推算,扬州现在造最便宜的纸的成本,是宋朝便宜纸的售价。

    也就是说,其实成本还有下降的空间。

    但这种成本优势,已经可以在大唐乱杀,几乎没有对手。

    这种成本优势的形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