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每天饮酒赏乐,我成了千古一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9章 满朝支持建宁郡王掌兵?(1/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杨国忠的这个提议,在长安朝堂上下引起更大的争议。

    李隆基限制宗室的权力,是人尽皆知的。

    太子之所以被打击成这副狗样,原因也是人尽皆知的。

    杨国忠你现在脑子坏了,居然敢提这档子事?

    没错,肯定是杨国忠脑子坏了!

    看到杨国忠的提议之后,起初李隆基确实是很生气的,如果不是看在杨玉环的面子上,他肯定让人把杨国忠抓起来扔进了大理寺,每天用皮鞭抽一百遍啊一百遍!

    但事情的推进,显然没有朝众人的常识认知方向发展。

    继杨国忠之后,户部侍郎王鉷也上奏疏了。

    众所周知,王鉷和杨国忠是死对头,要不是两人都是大唐官员,都是体面人,肯定早就抄起家伙往对方脑袋上往死里砸了。

    在所有人的认知里,王鉷是一定会跳出来反对的,并且向皇帝陛下阐述了建宁郡王如果一旦在地方上掌握兵权,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危害。

    什么样的危害呢?

    以我们王侍郎扣帽子的本事,那肯定是拥兵造反。

    今天五千,那明天肯定就是五万了,后天就可以动员五十万!

    届时长安危矣,大唐危矣!

    王鉷的确跳出来了。

    可是!

    可是王鉷用一种忧国忧民的语气阐述了扬州情况之严峻。

    仿佛若是再放任不管,扬州明天就能脱离大唐一样。

    所以,臣王鉷第一个站出来支持下放一定的兵权给建宁郡王。

    这是为了守护澄心堂、云秀坊的安危,是为了守护地方百姓的安危,以此彰显大唐天子的圣德!

    臣这个人没什么心眼,说话直,若是哪里说错了,请陛下杀了臣,臣虽死无悔!

    王鉷的狗腿子们一看王鉷的态度,先是原地懵逼了一下,这波操作有点不太会了。

    但政治就是站队,老大的态度和决定对不对不重要,只能支持。

    这和那些读了几本书,从来没有做过一天官的人的认知可能不一样。

    这些人懵是懵,知道这样支持建宁郡王肯定是不对的,可上头的态度都明确了,自己不支持,这官职还要不要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