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每天饮酒赏乐,我成了千古一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2章 暴风雨才刚开始(1/4)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诸位都是大唐的忠臣、良臣,今日协助本王诛杀逆贼,本王都不知该如何感谢诸位了。”

    崔昀赶紧说道:“能为大王效命,那都是我们上辈子修来的福分。”

    其他人随即跟上,扬州上下各级官员相互善言,气氛一度和谐,各方非常团结、友好。

    “既然如此,诸位先各司其职,本王乏了。”

    “下官等告退。”

    众人依依不舍地溜出了刺史衙门。

    中午,四颗人头挂在城门上,不少人过去围观,看着脑袋下面那凝固的鲜血中露出的气管,指指点点。

    刺史被杀,在扬州还是头一次,这件事短短一天时间,就传遍了江都城,引起民间热议。

    不仅如此,当天下午,元载就带着人,在刺史衙门翻了个底朝天。

    他搜刮出来的铜钱,就有五万贯!

    五万贯!

    这是什么概念?

    京城一个侍郎家里未必能搜出这么多。

    这充分地说明了东南一带货币数量之充足。

    而且五万贯只是铜钱,名贵的琴棋书画、奇珍异石,数不胜数。

    宣纸、名贵的毛笔,还有绫罗绸缎堆成了小山。

    另外,粮食2000石。

    相当于24万斤。

    乔贤问家里上上下下,有数百人。

    亲族四十几人,其余都是奴仆。

    亲族全部被扣押,等候问罪。

    这件事发生之后,江都城的老百姓除了围观以外,就是拍手叫好。

    之后,民间才知道,原来是京师的建宁郡王来了,难怪刺史这样的大官,说杀就杀。

    接下来数日,建宁郡王的名声在扬州各县传开,迅速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声音。

    有人认为建宁郡王滥杀无辜,有人则认为建宁郡王为民除害。

    天宝六载的最后一天,李倓刚与颜真卿商议完来年铸钱一事,元载就急匆匆赶来。

    元载拍了拍裙摆上的水,坐下来,饮了一碗热汤,才说道:“大王,下官派人去清点过一部分,确实如账本上所记载的一样。”

    李倓讶然道:“乔贤问真的有五千亩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