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每天饮酒赏乐,我成了千古一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2章 安禄山来了(1/4)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李倓心中也松了口气。

    想要拔高科技?

    拔高是不可能的。

    科技的进步,无法揠苗助长。

    任何一次科技突破,都需要大量的积累。

    当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出现量变引发质变。

    例如想要在大唐改良货币,什么方式是最牛逼的呢?

    当然是纸币!

    纸币制作成本小,而且方便携带,还有明确的数值。

    再也不用一车又一车拉着沉重的铜钱去交易了。

    可是最牛逼的方案,就是最正确的方案吗?

    方案的本质是结合时代的实用性,而不是纸上谈兵似的天花乱坠。

    且不说大唐推行纸币没有充足的法定储备金,就说造纸产业化,目前都还只是刚起步。

    更何况纸币的制造,也需要工艺的提升。

    现在最合理的方案就是往前走一小步,走到宋钱的那一步,提升货币的制造效率,降低货币的成本。

    使大唐进入初步的量化宽松状态。

    货币政策的改变,可以引起诸多连锁反应。

    例如提升税收的货币化量,降低粮食、布帛运输的耗羡。

    再例如促进商业的发展,轻量推动部分城市化,适度解放人身奴役关系。

    商业发达之后,在可控范围内,是可以提升社会创新力的。

    并且创造更多的生存机会,使得更多以前被压制的群体,真正参与到社会建设的进程中。

    这并不是谋略,而是造势,当在一段时间内,改变了结构,变得大势所趋,利益既得者的反抗,就变得脆弱了一些。

    李倓拿起那些货币仔细观察起来,货币上的文字轮廓更清晰,手感更好。

    “刘益,将这些货币取到铸钱监,让铸钱监所有官员看,然后给出是否使用新钱的意见。”

    “是。”

    李倓又说道:“这些人有功,一人赏赐五十贯!”

    张二郎等人愣了愣,没想到做这件事居然还有赏赐,而且这位郡王出手竟如此阔绰。

    一人五十贯!

    “是!”刘益连忙道。

    等李倓出了钱炉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