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每天饮酒赏乐,我成了千古一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7章 本王有钱,难道不该任性吗!(1/4)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云秀坊的丝绸制作成本,因为产业化的原因,在不断下降,已经降到一个比较可怕的数值。

    目前哪怕是人工成本算上,利润也可以达到80左右。

    一是丝绸的利润本身很高,二是生产力提升,边际成本降低。

    既然丝绸利润这么高,为什么大家不都去纺织?

    丝绸最大的成本不是材料成本,而是时间成本。

    学织丝绸需要时间练习,织丝绸更需要时间。

    时间成本是产业化最大的限制。

    就算一个商品单价利润再高,如果制作周期长,它都无法规模化。

    一旦不能规模化,就不能压低供应链的成本。

    加上有技术限制,自然愿意参与进来的人就不多。

    所以,产业化是必须有一定的生产力做基础的。

    那现在李倓的一匹丝绸的成本大概是多少呢?

    大概在120文钱。

    他一个月如果生产一万匹丝绸,总成本1200贯。

    一万匹丝绸总价值是6000贯。

    铸造一贯铜钱所需要的成本是750文,价值6000贯的丝绸换取材料后,算上人工成本,可以铸造出价值8000贯的铜钱。

    而这价值6000贯的丝绸,总成本是1200贯。

    1200贯,只需要经过丝绸加工和铜钱价格,就变成了8000贯。

    50万贯铜钱的成本是贯。

    但在过去,实际上50万贯的铜钱的铸造成本是375万贯。

    以李倓这种商业模式来算,节省了30万贯。

    这375万贯,是朝廷拨发的铸钱的费用。

    既然节约了30万贯,那再增加20万贯到铜价上,把铜的价格提起来,不过分吧?

    什么?

    大唐有商业管制?

    我少府监铸钱监买铜,还受商业价格管制?

    按照这么算,拿出20万贯去买铜,还节约了10万贯的成本。

    这10万贯,我李倓放到自己口袋里,不过分吧?

    这都是从整条产业链上节省下来的成本。

    这就是市场杠杆原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