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每天饮酒赏乐,我成了千古一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5章 众矢之的(1/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杨国忠在洛阳的行为很快震惊朝野。

    但谁都知道杨国忠是怎么上位的,没有人敢得罪杨国忠。

    平时连李林甫都让杨国忠三分。

    就像一个公司的总裁,看到董事长的大舅子了,不是想开除就开除的。

    但搞人的办法千千万,就看你会不会用。

    大佬搞人,从来不亲自上场。

    第一个跳出来指责杨国忠的人是大理寺少卿刘壁。

    刘壁给杨国忠扣了几个罪名:擅权、结党、排除异己。

    最后总结下来,杨国忠这是要谋反啊!

    接下来,同为大理寺少卿的汪缘也站了出来。

    刑部侍郎李献和张离也都站了出来。

    他们向李隆基上书,表示杨国忠发回长安的这些文书,漏洞百出,大理寺和刑部根本无法根据朝廷的纲常进行审理。

    一句话:这他妈的不合理!

    接下来,声讨杨国忠的声音,快速在长安放大。

    御史台的继位侍御史,例如吉温、卢铉,还有下面几位监察御史纷纷对杨国忠展开了弹劾。

    连御史中丞杨慎矜,也对杨国忠的行为表示愤怒。

    甚至洛阳令杨慎名也向长安呈递了奏疏,表示杨国忠在洛阳的行为,严重伤害了朝堂纲纪、律法。

    数日之后,更多大臣加入进来,声讨杨国忠的声音如同山洪海啸一样,席卷起来。

    大唐不是大明,大唐的权力结构相对简单。

    这种相对简单的权力结构,对皇权的制约是更大的。

    例如大宋,对宰相的权力是进行了多份切割的,在官僚集团内部也加强了权力制衡。

    大明在官僚集团内部的制衡结构上,算是继承了大宋。

    甚至直接将宰相剥夺了,军国大事的批阅,一律大明皇帝亲自来,没有大明皇帝的批红,只能干着急。

    地方上权力结构分割得更彻底,司法、行政、军政和财政,大多进行了切割。

    但大唐还没有完全得这么细,甚至在玄宗一朝,有开倒车的现象。

    地方做大,朝廷群相制度被废除,政事堂被搁置,中书令职位被确实,李林甫可独断朝纲。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