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每天饮酒赏乐,我成了千古一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7章 大唐财政的基本现状(2/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二丈五尺、麻三斤。

    这些物什总要运输吧,你们总不能让朝廷出运输费用吧?

    朝廷都做了那么多了,你们就不能心怀感恩之心,为朝廷多想想吗!

    你们不体谅朝廷的难处!

    我王鉷来劝导劝导你们!

    什么?

    运费是多少?

    这要看情况,我们得坐下来好好算一算。

    李倓目光在王鉷身上不着痕迹扫过,又看了看杨慎矜。

    他突然想到了干掉王鉷的计策。

    或者说,让王鉷滚蛋的计策。

    “臣一定不辜负圣人的重托。”

    王鉷内心狂喜,他也悄悄瞥了一眼一边的李倓。

    建宁郡王,你派一个小小的长安县尉写份奏疏,就想扳倒我?

    你还是太幼稚了!

    到时候看你怎么死的!

    “说说今年国库的总收如何,这方面有没有提前做预估?”李隆基又问道。

    他并不想过问王鉷的具体执行方案,他对那些没什么兴趣。

    因为他知道问到后面,朝廷就变成恶人了,他不想去碰那些无趣的过程。

    他只关心结果。

    杨慎矜说道:“回禀圣人,今年天下田租预估在6000万石,庸和调绢折合约3000万石,绵一百八十万屯,折合428万石,布1350万余端,折合690万石。”

    “各项赋税折合成米数,约为万石。”

    这里面的绢、绵,都是按照目前市场价还折算的。

    这个数字核算成现钱,按照大唐米价,大约在1300万贯左右。

    李倓在一边听得很仔细,这个数字与史料中天宝年间税收大致相同。

    《新唐书》有记载:(天宝三载)天下岁入之物,租钱二百余万缗,粟千九百八十余万斛,庸、调绢七百四十万匹,绵百八十余万屯,布千三十五万余端。

    租钱也还是田租,只是有一部分是没有交粮食,而是直接叫的现钱。

    杨慎矜汇报的的庸和调,与天宝三载基本上一模一样。

    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作者很懒……啊呸!

    这说明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