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每天饮酒赏乐,我成了千古一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0章 李林甫出手了(2/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吉温审得全部贪污。

    兵部六十名官员能同时全部贪污吗?

    这绝不可能嘛!

    你可以说大唐朝堂的官员存在不少贪污的情况,但你若说兵部所有官员全部贪污,这个概率极低极低。

    李林甫自己都不信,可偏偏吉温就用手段,在没有严刑逼供的情况下,把这件事办成了铁案,以至于李隆基差点崩溃。

    既然兵部的官员们都能被吉温玩弄于鼓掌,区区澄心堂那些工匠,对付他们,岂不是小儿科?

    李林甫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微笑。

    但李林甫不知道,这件事他已经落了后手。

    政治斗争中,真实的第一手信息至关重要。

    例如韦坚案,如果李林甫不知道皇甫惟明对李隆基说的那些话,他根本就不可能怂恿杨慎矜去跟踪皇甫惟明,也不可能在上元节那天发现皇甫惟明和韦坚在景龙观私会。

    如果不知道这些确切的、真实的一手消息,即便李林甫知道皇甫惟明和韦坚站在太子那一边,他也无从下手去对付太子。

    真实一手信息的快速获取,以及对真实信息的再塑造,是李林甫权谋的核心。

    前者需要大量密集的眼线,后者需要能不择手段办事的酷吏。

    而要掌握这两者,则需要己身手段的巧妙圆滑。

    正如李倓所料,澄心堂的纸初见端倪之时,李林甫就已经安排人盯上。

    右相的眼睛不仅在宫里,还在长安,更在大唐。

    想要在如此严密的权术操控者下,把自己的成果保存下来,难度是极大的。

    没点特殊手段,根本不可能。

    在李林甫的惯常思维中,他这些严密的布局,太子李亨根本就逃不掉。

    更别提一个小小的、毛都没有长齐的郡王。

    可惜他不知道,这一次,有用的第一手消息都掌握在了李倓手里。

    下午的长安城,一如既往。

    一个约莫三十几岁的男子,带着人回了衙门。

    “明公,下官已经查问清楚。”

    坐在衙门里的长安令柳升看着眼前的颜真卿问道:“如何?”

    颜真卿说道:“是张二保他们带着人去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